四川敘永:山區“小金豆” 振興“致富果”

“要說起來,今年我這花生獲得豐收,可多虧了農行幫忙。”前段時間,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雲山壩村五社村民張大叔家的花生大豐收,談及此事,他表示多虧了農行的金融支持。
雲山壩村地處川南烏蒙山區,壩底屬於天然水田平壩,適合種植水稻、油菜等糧食作物,壩周多為土質疏鬆的微酸性砂質紅壤土,富含多種礦物質,土質肥沃、透氣性強,再加上適宜的坡度和生態氣候,特別適合花生種植,種出的花生個大飽滿、口感細膩香甜、營養價值豐富,在市場上很受消費者青睞。
農行工作人員在村民家走訪。敘永縣委宣傳部供圖
兩年前,張大叔和妻子在浙江嘉興務工,家裡年邁的父母生病無人照顧,便和妻子回到老家。由於務工收入不多,加上家裡開支大,他便想用家裡的土地發展花生種植業增加收入,但由於手裡閑余資金不多,種植花生不能形成規模也沒有太大效益,便隻得擱置。一次與村長閑聊過程中,張大叔了解到農行有專門針對農民的貸款,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鎮上的農行咨詢。
“本來心裡很忐忑,但農行工作人員十分熱情,詳細地為我介紹他們的‘惠農e貸’,而且當天就跟我一起到村裡走流程,沒兩天貸款就批下來了。”在農行的金融支持下,張大叔家的花生種植從之前的5畝發展到現在的30畝,畝產可達400余斤,按照市場均價5元/斤左右來算,可實現收益6萬元左右。
豐收的花生正在晾晒。敘永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農行敘永縣支行的金融支持下,不少像張大叔這樣的村民利用土地和氣候資源優勢,順利發展起花生規模化種植。小小花生不僅優化了當地的農業產業結構,為村民提供了增收途徑,還讓村民們兼顧家裡,比外出務工強多了。除了花生,村民們還在農行的金融助力下建起了花生油制作作坊,未來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支撐,而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持。在農行敘永縣支行的金融“活水”澆灌下,雲山壩村的花生產業規模逐漸擴大起來,地理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帶動了更多農戶參與,進一步激發了村民種植積極性,讓山區的“小金豆”成為帶領群眾邁向鄉村振興幸福生活的“致富果”。(王永勝、沈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