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宜賓屏山:著力解決枯水期缺水問題

2023年12月06日08:5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著力解決枯水期缺水問題

“水清得很,足夠今年過冬。”12月4日,宜賓市屏山縣屏山鎮工農村村民劉奎搬開蓋在水窖上的水泥蓋板,檢查蓄水情況。水窖裡的水,是他家和周邊3戶居民在整個枯水季主要的生活用水來源。

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屏山縣委確定14個方面的調研內容,將解決“城鄉供水保障”問題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從客觀條件看,缺水問題具有普遍性,近兩年極端高溫天氣增加,加劇了缺水的問題。”屏山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段時間,屏山縣正抓緊“找水”——在農村修建水窖、在場鎮新建補水管道、在縣城擴容水廠、見縫插針補充微型集水池……劉奎所在的工農村,今年秋季修建的28個水窖目前已陸續完成蓄水。

在鄉村 啟動“人飲加蓋水窖”修建行動

“482米。”12月5日一早,屏山縣水利部門的微信群裡傳來金魚洞水庫的水位高度。金魚洞水庫的正常蓄水位庫容為265萬立方米,數據顯示,12月5日蓄水位庫容為179萬立方米,減少了86萬立方米。

“不能僅指望水庫過冬。”屏山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冬天,縣城區域除了利用水庫供水,還借助提灌設備從周邊區域調水,縣財政拿出專項資金補貼提灌產生的電費,保証水價穩定。此外,縣水利、住建等部門一方面加快蓄水保水工作,另一方面逐步完善緊急供水服務機制,以備不時之需。

針對缺水問題更加突出的冬季,屏山縣委組織成立供水保障工作小組,深入鎮村開展動態排查,摸清湖庫、溪流等水源地供水量,研判供需缺口,形成調研報告,把供水能力更為薄弱、缺水問題最為突出的鄉村地區作為第二批主題教育解決缺水問題的突破點。日前,屏山縣在鄉村地區啟動“人飲加蓋水窖”修建行動。村民可選擇修建30立方米或50立方米兩種水窖,驗收合格后即可拿到7000元或9000元補貼。

以劉奎一家為例,他和周邊3戶居民共同修建一口50立方米容積的水窖,成本約為1.7萬元,扣除補貼資金,每戶僅需支付2000元。目前,屏山縣相繼建成998個“人飲加蓋水窖”。

在城區 提高供水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水平

屏山縣首創鳳凰山水廠內,全新的淨化設備已投入運行,清潔的生活用水源源不斷地向縣城輸送。今年9月,屏山縣投入財政資金擴建首創鳳凰山水廠處理設施,原本每天2.2萬噸的送水能力提高到4.2萬噸。廠長王雪鬆介紹,按照規劃,5年內水廠的淨水能力將逐步提升至每天7萬噸。

屏山縣委調研發現,目前縣城僅有1座供水廠,日均供水量2.58萬噸,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用水高峰期最高日供水量達到3.2萬噸,供需矛盾突出。針對水利水電設施、水利發展規劃等薄弱環節,屏山縣委邀請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專家、九三學社宜賓市委專家組到屏山實地調研,現場“把脈問診”。

“眼光放遠,還要從基礎設施入手,提高供水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水平。”屏山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水利部門一方面開拓第二水源,三洞溪水庫的修建已提上日程,為配合第二水源的建設,屏山縣首創鳳凰山水廠也在准備對老水廠進行技改升級﹔另一方面,採用PPP特許經營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方參與水廠運營管理,進一步提高維護水平。

提高供水基礎設施管理水平,還需要把錢花在刀刃上。屏山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水利建設資金的使用容易出現“大水漫灌”等問題,屏山縣已將水利基礎建設整體打包列入年度重點項目清單,配套建立監督機制,動態跟蹤資金分配、撥付、使用情況。

“通過城鄉供水保障這個重點調研課題,我們著力解決全縣人畜飲水和產業發展用水難題,以學促干,用工作實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效。”屏山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邵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哲)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