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三體沉浸式藝術展登陸成都傳媒集團東郊記憶

這個周六 到東郊記憶沉浸“三體”

2023年12月01日08:08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這個周六 到東郊記憶沉浸“三體”

  四維空間

  黑暗森林

  人類文明博物館

  前進四

  四維空間

  12月2日,重磅科幻大展——“建發·三體沉浸式藝術展”成都站即將登陸成都傳媒集團東郊記憶,該展覽由三體宇宙官方授權,花花生生出品,歷時3年時間精心打造,真實還原“三體世界”中的13個場景,包括7大主場景和6個彩蛋場景。據了解,展覽場館總面積達2500平方米,將為觀眾呈現一場集合視、聽、沉浸、體感四大感官維度於一體的宇宙之旅。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12月1日。

  一站式

  集齊13個“三體”場景

  《三體》是由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系列,由《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組成,是我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近年來,《三體》系列小說被改編為影視劇、舞台劇、綜藝、沉浸式科幻體驗等內容產品,覆蓋影視聽、泛文化、互動娛樂、實景娛樂等多個領域。記者了解到,展覽以《三體》小說為藍本,將集中呈現“三體起源”“質子展開”“末日戰役”“黑暗森林”“四維空間”“人類文明博物館”“647號小宇宙”7大主場景,以及“幽靈倒計時”“物理學不存在”“無限鏡”“腦電波”“前進四”“二向箔”6個彩蛋場景。

  在“三體文明觀測台”,巨型LED環幕和巨型LED球奇妙呈現星空變化、太陽旋轉、恆紀元、亂紀元的切換﹔在“質子展開”,游走在光纖空間裡抬頭仰望,便看到一片交織的特殊空間模擬質子多維展開的過程﹔在“647號小宇宙”,步入一片金黃麥田,靜看麥浪起伏,觀察收割機器人的工作,這裡講述了在647號小宇宙中發生的故事……

  “現在,在東郊記憶西大門已經提前展出了幻迷們熟悉的三體戰艦‘自然選擇’號,這是本次展覽的序曲,同時也是展覽的常設作品。”展覽出品方花花生生合伙人兼COO田彩霞向記者“劇透”,本次展覽邀請超過50位藝術家合力打造,“展覽不局限於追求視覺化,更追求‘實體化’,將充分調動觀眾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在視覺上盡力呈現原著的宏大場景,聽覺上打造專屬音效輔佐敘事,配合上先進設備形成作品和作品、作品和觀眾之間的交互體驗,將帶給觀眾一場與眾不同的沉浸式科幻展覽。”

  沉浸式展覽

  構建城市文旅新場景

  沉浸式展覽是隨著科技進步應運而生的一種展覽形式,往往在一個特定空間內,利用數字化技術打造一個多維度虛擬空間,這個虛擬空間往往伴隨著視覺、聽覺、觸覺等多重感官的共振,突破了傳統展覽向觀眾進行單向輸出的束縛。讓觀眾不僅可以獲得感官體驗,還能和展覽互動,引發情感共鳴。

  今年以來,東郊記憶接連推出了多個沉浸式展覽,贏得市民游客點贊,人氣居高不下,穿越虫洞、漫步花海……在全球頂尖沉浸式數字內容制作機構帝視特公司打造的“ARTE全沉浸式美術館·成都”中,通過數字化技術展陳了11組極具想象力的數字藝術作品,讓人嘆為觀止的視覺效果、震撼的聲效和優雅的香味相互交織,營造出別樣的沉浸式觀展體驗,迅速成為年輕人的“打卡”首選地。10月,三體“宇宙閃爍”增強現實觀測站開展,該展覽利用超大規模宇宙裸眼3D成像、虛擬現實等技術,將《三體》中的科幻元素和場景進行實景呈現,吸引了眾多“三體迷”。王柳就是其中之一,“這簡直就是我幻想中的情景,震撼的音效配合超強的視覺沖擊力,詭譎的星雲、神秘的星體圍繞在身邊,又酷又浪漫。”據了解,僅國慶期間,展覽門票銷售額就超過百萬元。

  “通過結合先進的科技和創意設計,沉浸式展覽兼具科技感與趣味性,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觀展體驗。”田彩霞認為,沉浸式展覽讓觀眾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可以更大程度上激發觀眾對展覽的興趣,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往,對於打造城市文旅新場景具有重要意義。(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吳雅婷 受訪者供圖)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