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黨建引領促發展 共建共治惠民生

——雅安市雨城區青江街道青江路社區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

2023年11月28日17:30 | 來源:雅安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黨建引領促發展 共建共治惠民生

社區組織醫院志願者進小區為居民義診

社區組織醫院志願者進小區為居民義診

  11月25日上午,青江路社區雅雨家園小區居民劉愛瓊外出辦事回家,習慣性地來到小區長廊坐一坐,同鄰居擺龍門陣。

  “當地黨委、政府處處為居民著想,經常進小區了解訴求、解決難題,讓小區基礎設施越來越好,走累了有休息地方,想運動了有健身器材……”說起居住環境的改變,劉愛瓊等居民對青江街道青江路社區為民辦實事的作風稱贊不已。

  近年來,青江街道青江路社區堅持以黨委為“軸心”、共建單位為“紐帶”、網格為“支撐”的區域化共建共治體系,進一步把資源送到一線、服務沉到一線、問題解在一線,不斷推動城市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緊密結合、深度融合,構建起“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黨建新格局。

  聚焦居民聲音

  在辦實事上下功夫

  2021年村級建制調整后,雅雨家園小區劃歸青江路社區管理,該小區屬於轄區最大安置小區,佔地面積約50畝,有1416個家庭,該小區公共配套設施設備相對較少,缺乏公共休閑場所。

  為給小區增設公共休閑場所,青江路社區黨委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契機,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開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主題活動,組織社區黨員干部、在職“雙報到”黨員,結合“移動辦公”進小區、“民情懇談”進樓棟和“百姓聽音”等接地氣、聚民心的方式,打通“腸梗阻”,暢通信息渠道,深入居民中收集社情民意,通過對居民訴求的收集、整理,社區黨委將問題進行“一般、疑難、重大”三級分類處理,即一般問題現場解決,對一時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對接相關部門協調后處理,讓居民們的訴求都有回應。

  年近七旬的李婆婆反映,雅雨家園小區缺乏公共設施,買菜回小區想找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如果能增加休息區就巴適了……社區黨委聽到包括李婆婆在內的許多居民提出的這一問題后,及時與“聯包幫”等單位協商,制定解決方案,並在區人大、區司法局、青江街道黨工委以及各企事業單位支持下,依托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創建,在雅雨家園小區打造起“法治文化長廊”,該“法治文化長廊”既是法治宣傳陣地,也是居民休閑區,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11月22日上午,青江路社區黨委攜手市中級人民法院、區人大、區司法局、青江街道黨工委、雨城區公安分局青江派出所等16家企事業單位,在雅雨家園小區以“黨建引領促發展·共駐共建暖民心”為主題,舉辦“法治文化長廊”揭牌儀式暨“移動辦公”進小區便民志願服務,開展法治宣傳、義診義剪等,獲得小區居民稱贊,增進了鄰裡感情。

  聚焦法治融合

  在精准服務上下功夫

  青江路社區黨委,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圍繞法律法規宣傳、矛盾糾紛化解、社情民意處置三項重點任務,開展黨建工作共創、思想工作共做、黨建資源共享、社區服務共辦、文明創建共抓等活動,在雅雨家園小區精准服務,實現為民服務、基層治理、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基層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在促進鄰裡和諧服務上,通過“固定+流動”形式,邀請市中級人民法院、區人大、區司法局等結合“移動辦公”進小區,開展一系列的法律咨詢、法律政策宣傳等司法便民服務,引導“法律明白人”主動融入矛盾糾紛排查、勸導、化解等網格化小區治理中。

  在溫馨居家便民服務上,社區聯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志願者一起,用“線上+線下”形式,邀請青江派出所、姚橋衛生院、愛心商家、雅安移動雨城分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在線上,利用業主群、網格員微信群、公眾號等平台推送普法相關信息,廣泛宣傳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特別是用身邊發生的被騙事例,密集宣傳防詐騙知識,提醒居民守護好“錢袋子”,過好小日子。在線下,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移動辦公”進小區活動,為小區居民進行健康義診、義剪、磨刀、醫保代辦、養老驗証等便民志願服務。

  在法治文化服務上,雅雨家園小區“法治文化長廊”投入使用后,小區居民自發組織成立了法潤青江志願服務隊,隊員們利用業余時間,開展以“法治文化”為主題的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凝聚人心,助推和諧小區建設。

  侯婷 邱巧玲 記者 彭加權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