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級平台聯動 自貢市政協打造“有事來協商”升級版

近日,“三線建設社區博物館”建設專題協商會議在自流井區五星街磨子井社區召開。市、區政協委員,居民代表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圍繞博物館打造,從項目規劃設計、文化內涵挖掘、資金支持、展陳物品收集等方面提出建議意見21條,為完善博物館建設提供了有益參考,同時凝聚了共識。
群眾家門口的博物館怎麼建、功能如何優化?一線調研問需求。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磨子井社區黨委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民意大走訪、民願微清單等方式,聽民聲、察民情,從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入手,切實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到院落收集居民訴求的時候,我們了解到部分居民對建成后的三線建設社區博物館提出了一些意見建議。社區黨委充分發揮政協‘有事來協商’平台作用,對博物館的完善和使用管理進行了專題協商。” 自流井區政協委員,五星街磨子井“有事來協商”聯絡點負責人,社區黨委書記鐘惠介紹,經過近兩個月的努力,博物館展陳內容更加豐富,得到了居民的廣泛認可。
全市首個無邊界社區博物館的誕生,源於三線建設,打造好博物館對於保護、開發和傳承好三線建設遺產,賡續三線建設歷史文脈,大力傳承和弘揚“三線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一線調研,社區與政協同心協力,讓新建成的博物館愈加“有溫度”。
為切實幫助解決博物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博物館建設水平,自流井區政協首次採取“市—區—鎮(街)—村(社區)”四級協商平台聯動形式,邀請市、區兩級政協委員圍繞共同議題開展聯動交流。
“我們堅持把調查研究作為推動基層‘有事來協商’工作提質增效的關鍵環節。”自流井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黃敏介紹,協商會前,區政協兩次組織委員深入項目現場開展實地調研、聽取工作匯報,幫助委員詳細了解項目建設情況及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促進委員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准,提出更多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推動此次協商活動取得實效。
集思廣益建好三線建設社區博物館、龍井街道打造“紅色議事廳”助推小區治理、東興寺街道實施“五化”協商工作法破解養老助餐服務點建設難題、小橋井社區協商聚合力排危樹解民憂……一個個生動案例不斷擦亮“有事來協商·共商鹽都事”品牌。今年以來,市政協深入落實省政協打造“有事來協商”升級版、推動“有事來協商”成為市縣政協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的部署要求,延伸政協協商助力基層治理的“手臂”。統計顯示,今年自貢市新建各類協商平台40個,全市各級協商平台累計達539個,落實聯系駐點政協委員1800余名,組織開展協商活動607次,解決實際問題797件。
記者 繆靜 鄧莉 王漢卿
來源:自貢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