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走進彭家灣崖墓

看古代四川“火巴耳朵”的幸福生活

2023年11月24日08:31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走進彭家灣崖墓

11月13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出的“2023成都考古社教特別版”活動第三站開啟。在彭家灣崖墓現場發掘領隊左志強的帶領下,30位觀眾從考古中心走到彭家灣崖墓群發掘現場,從特殊的葬制葬俗中,探索自東漢、三國至兩晉時期古代社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在崖墓中發現古代四川的“火巴耳朵”

活動從參觀《考古·成都》常設展開始,通過一件件文物、一段段講解、一個個模擬考古現場,成都這座城市在這千年歷史中演變與進化的畫卷徐徐展開,讓觀眾體驗到一場悠悠古今的時空對話。接著,以“特殊的生命景觀——四川崖墓解讀”為主題,左志強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干貨滿滿的講座。

“特殊之處在於它開鑿於山崖,而這種葬俗多流行於漢晉時期的四川盆地。墓葬遺存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左志強介紹,“每一座崖墓都有著獨特的建筑風格,而崖墓中的文物和遺跡宛如歷史的碎片,拼湊出一幅幅生動而真實的畫面,詮釋著那個時代的社會習俗和古人的喪葬傳統與生命觀。”他提到,古代墓葬體現出一種古人的“生命景觀”,能從中認識到當時的社會層級、風俗禮儀等,“四川地區現在還保存下來的崖墓就有數萬座,它們為研究漢魏六朝時期的四川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當時我們發現一些男女合葬墓中,女主人的陪葬品以銀飾、漆器等‘奢侈品’為主,而男主人身邊則是大量的鐵器、工具類物品,可以推斷,這也許就是那時候的‘火巴耳朵’。”左志強幽默的講述引得現場觀眾笑聲連連。

墓地買賣可能在東漢兩晉就已出現

下午,一行人來到蘇碼頭背斜東側的彭家灣,實地探索考古現場。“在我們右手邊,就是龍泉山,這裡是成都平原向龍泉山過渡的丘陵地帶。”左志強說道。

據了解,2023年8月至9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對紅線范圍進行考古調查及鑽探,於彭家灣、半邊山兩處丘包發現數十座漢晉時期崖墓。現場,左志強還向觀眾介紹了考古前置工作的“成都模式”:“這種模式既可以有效地保護地下文物安全、延續天府文化歷史根脈,又可以保障城市建設、服務城市發展大局。”

記者在現場看到,彭家灣崖墓墓葬分布稀疏,據了解,該地出土器物以陶器為大宗,器類有罐、瓮、盆、甑、釜、俑群及模型明器。在這裡,既有東漢中晚期、漢末三國時期的崖墓,也有屬於兩晉時期的墓葬,那麼,考古專家是用什麼方法去辨別它們的年代呢?

“一般來說,我們會先查看墓葬中有明確年代記載或指向的物品如題記、錢幣等。如果沒有此類物品,則可以通過墓葬形制和隨葬品進行分析。”參觀途中,有觀眾提出崖墓中的石棺可能並非取材自當地,左志強表示認同:“這些石棺有可能是制造於外地運送過來買賣的。實際上,就連墓地也有可能是屬於商品地,古代確實也有關於墓地買賣的文字記載。墓地買賣可能在東漢兩晉就已出現。”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的30名參與者中,不僅有考古文博專業的學生,也有來自其他專業、各行各業的歷史文化愛好者。四川大學大三的醫學生蔡易廷告訴記者,自己不是四川人,但是對這裡的歷史文化非常感興趣,“我覺得成都是一座寶藏城市,歷史底蘊十分深厚,我想要更多地了解它。”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成博 吳曉鈴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