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引發熱議
抓住窗口期,率先在縣域內破除城鄉二元結構
11月20日,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在成都舉行,提出必須抓住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窗口期,下大力氣打好這場攻堅戰,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率先在縣域內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在巴蜀大地繪就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城鄉新畫卷。
“新畫卷”在全省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埋頭苦干、拼搏實干,推動省委全會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城鄉共同繁榮。
緊抓窗口期全力攻堅
全會指出,黨中央把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強調到2035年前這段時間,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窗口期,必須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時間緊,任務重。”對於“窗口期”一詞,德陽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宇印象深刻。他表示,全會為地方發展縣域經濟、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工作提供了堅強指引,德陽將以縣域為重要突破口,奮力實施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供給優化、人居環境質量提升、縣城輻射帶動鄉村等“五大行動”,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全會提出要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雅安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袁兵介紹,在提升“雅字號”農產品綜合效益的同時,未來還將聚焦產業發展、人居環境、農民收入等短板弱項集中突破,深入實施“百村示范、全域提升”工程,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推進鄉村治理數字化,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讓品牌的美譽度融入可感的鄉村日常煙火氣中。
183個縣(市、區)是我省縣域經濟的主戰場。
“達川區將緊扣全會部署,堅持工農互促、城鄉互補,以國家電投川東北高效清潔煤電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丘陵山區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為引領,以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中心城區危舊房改造三年攻堅、城鎮污水治理兩年攻堅為抓手,推進城鄉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協同發展,促進資金、人才、信息等城鄉要素雙向流動。”達州市達川區委書記倪欣表示,達川區作為以農業農村為主的市轄區,既有大城區又有大農村,“本次全會為我們指引了前進方向,明確了工作重點,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樂山市夾江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毅亦有同感。“全會作出了‘重點在縣域、難點在鄉村’的重大判斷,明確了‘抓好兩端、暢通中間’的工作思路,是基層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指南。”張毅表示,夾江將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持續實施城鄉環境秩序提升、基礎設施補短、農業園區和市場主體培育、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提升等六大專項行動。
找准突破口重點推進
全會提出,要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深入推進擴權強縣,拓展優化縣城發展空間,提升縣城功能品質,做強縣城產業支撐,切實增強縣城對人口和產業的吸納集聚能力。
近幾年,宜賓市翠屏區的綜合承載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翠屏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引入動力電池頭部企業,翠屏區在短短幾年內實現工業增加值爆發式增長。這一增長帶動勞動力集聚,對翠屏區的區域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提升這一能力。”翠屏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正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指揮部+產業經濟專班”等推進機制,以重點項目為支撐,推動社會民生投資擴量增效。
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增強城鄉經濟聯系是重要內容。自貢市富順縣委書記楊斌介紹,立足農業大縣、產糧大縣實際,將以“解決聯動不足問題促進產業融合”為突破口,做活“三產”融合發展、中心鎮放權賦能、城鄉要素雙向流動“三篇文章”。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持續擦亮“再生稻之鄉”金字招牌。依托晨光經開區、中心場鎮,布局發展農產品冷鏈分選基地,建設精深加工產業園區,加快構建“產購儲加銷”體系,推動農業“接二連三”發展。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重點在縣域、難點在鄉村。如何破難?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駐村第一書記張銳認為:“我們不光要嚴守耕地紅線,還要讓村裡的產業興旺起來。”張銳說,依托“天府星座”遙感衛星,永豐村在今年實現全方位、全時段動態巡田管理,防止亂佔亂用耕地,“在保護耕地發展農業的同時,我們還要通過拓展‘農業觀光、農技研學、農事體驗、農文融合’多元融合發展路徑,做好鄉村產業文章。”
鎖定藍圖干出新成效
藍圖已定,目標已明,關鍵在干。“我們將深入推進要素、產業、設施、治理‘四個融合’,持續打好城市建設、交通建設、鄉村振興‘三大會戰’,加快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城鄉共同繁榮,確保省委全會精神在鄰水落地落實。”廣安市鄰水縣委書記黃永鴻表示,鄰水將以建設川渝合作示范區創新融合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抓手,加快構建“112”現代工業產業體系,持續推動三次產業深度融合,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內江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黎兆武認為,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城鄉基礎設施的“硬差距”要縮小,公共服務的“軟落差”也要及時消除。內江市今年提出,通過5年時間分5個批次推進全市70個鎮和7個涉農街道的農村面貌改善,從鄉村民居風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等8個方面進行全面提升,“全會部署進一步堅定了我們提升農村公共服務的決心和信心。”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中心鎮的輻射能力不可忽視。
近年來,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正在成都市溫江區和盛鎮不斷涌現。位於該鎮的魯家灘已集聚不少以運動休閑為特色的濱河消費場景,成為市民近郊休閑健身的“網紅打卡地”。“從‘有風景’到‘有錢景’,魯家灘的發展成效成為破題傳統花木小鎮轉型升級的創新實踐。”和盛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和盛鎮將以魯家灘為先發引領區,持續加大項目招引,布局輕奢度假、田園自然療愈等差異化功能組團,推動林區變景區。同時推進景區體驗提質,開展魯家灘綜合治理,不斷提升和盛鎮的輻射帶動能力。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君芳 袁城霖 王培哲 王晉朝 鄧涵予 吳亞飛 曹凘源 行曉藝 張蒙 李婷 陳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