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同步 聽中山大學教授講蘇東坡的人生哲學

“人生緣何不快樂,隻因未讀蘇東坡。”近年來,“治愈”這個詞頗具熱度,因為快節奏的工作、生活,讓很多人需要被治愈。而蘇東坡的人生哲學,則給了很多人治愈的力量。11月23日下午2點半,“東坡大家講”系列講座將在眉山職業技術學院繼續開講,本期邀請到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李宗桂,講述蘇東坡的人生哲學。
蘇東坡是中國典型的士大夫代表。他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中國文化精神的真誠踐行者,憂患意識、淑世精神的彰顯者,仁民愛物、愛親重友品行的倡導者,挺立自我、不從流俗的大丈夫精神的堅持者,超越物我、融貫儒佛道正面價值的綜合創新者,樂山樂水、鐘愛大好河山的家國情懷的構建者。
何為蘇東坡的人生哲學?李宗桂教授認為,蘇東坡的人生哲學是向前、向上、向善的哲學,是安時處順、天人合一的哲學,是儒佛道兼綜而以儒為主的綜合性哲學,是踐行仁民愛物、天下一家理念的仁道主義哲學。
李宗桂教授本身就是眉山人,對蘇東坡這位“老鄉”的了解和喜愛,從小就有之。談及從“老鄉”蘇東坡身上所學到的哲學,他認為是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順應自然的人生態度,是“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家國情懷,不畏權勢、不媚世俗的士人風骨。
蘇東坡的人生哲學,對每一個面對困境和“卡點”的人來說,無疑都有啟發。李宗桂教授坦言,蘇東坡人生哲學的當代價值,在於因勢利導,善用條件,力爭上游而止於至善。當下有年輕人選擇“擺爛”“躺平”等,在李宗桂教授看來,是少部分人對自我設計錯誤后果的一種推卸,其中也有無辜者的痛苦呻吟。他認為,蘇東坡安時處順的思想、順勢而為的思想,“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脫,都可以為有這種想法的人提供一種新的思考。
李宗桂,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古典哲學、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當代中國文化、現代新儒學、嶺南文化。出版著作十余部,發表論文近200篇,主編學術叢書3套。
11月23日下午,李宗桂教授將在眉山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中心2樓學術報告廳,帶來這場名為“蘇東坡的人生哲學”的講座。封面新聞APP將對本場講座全程直播,不能親臨的朋友可以關注封面新聞APP線上直播。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周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