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美鄉優城”——繪就內江現代化發展的“幸福”底色

2023年11月20日08:1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美鄉優城”——繪就內江現代化發展的“幸福”底色

“我們在小區住了十幾年,今年的變化很大!”11月16日,內江市東興區鳳窩街棲鳳苑小區居民張鳳英說。經過數月改造,這個老小區煥然一新,破損的路面、牆面得到了修復,下水道和凌亂的管線完成整治,停車區得到了規范,堡坎得到了加固和裝飾,公共空間變得整潔有序,新安裝了健身器材、休閑座椅等配套設施。

在威遠縣新店鎮民富村,剛從外地返鄉的村民黃盈也感受到家鄉的變化。藍天白雲下,灰瓦白牆的川南民居錯落有致,“微菜園”“微花園”鑲嵌其中,一條條硬化便民路干淨整潔,“在這個環境裡生活,真是太安逸了。”黃盈說。

作為老工業城市和丘陵地區農業大市,城鄉面貌一度成為內江現代化發展之路上的短板。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四川省委提出“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全面推進四川現代化建設。為落實省委決策部署,2022年底內江市委召開八屆五次全會,結合內江實際提出“美鄉優城”的總體規劃。通過城市更新行動,到2025年,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通過農村面貌改善,力爭用5年時間推動全市70個鎮和7個涉農街道面貌顯著改善,真正成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今年以來,內江錨定“美鄉優城”的目標任務精准發力。從城市到鄉村,內江近一年來悄然發生的蝶變讓人欣喜。

學習“千萬工程”經驗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隆昌市金鵝街道光輝村最近改造完成后煥然一新。光輝村黨委書記彭良富說,通過院壩會等形式,該村的農村面貌改善工作順利推進。

“干不干,群眾說了算﹔怎麼干,群眾商量著干。”從農村面貌改善行動一開始,內江就注重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

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精准摸清群眾需求。在改造啟動之初,內江就在每個村(社區)成立一個工作專班,由一名科級干部帶隊,累計發動1.5萬人次對260個村(社區)、21.2萬戶、63.5萬人開展全覆蓋摸底調查,全市召開院壩會1.3萬余場,征求群眾意見。

不搞大拆大建、整齊劃一,提倡用果樹、蔬菜美化庭院、村庄,既節約成本,又能讓農村保留田園風光。堅持以系統觀念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要求,今年各目標鎮(街道)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個以上,培育發展1個以上主導產業,每個村均培育發展1—2個特色產業。

目前,全市農村面貌改善行動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18個目標鎮已謀劃生成項目221個(新建201個、續建20個),總投資37.81億元,落實資金24.77億元。目前,內江正開展農村面貌改善行動“百日攻堅”,確保全年目標任務於12月15日前全面完成。

此外,內江還將繼續深入推廣鄉風文明積分制管理,實行“紅黑榜”制度等,建立農村面貌改善的長效機制,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現代化。

聚焦“急難愁盼”問題 精准推進城市更新行動

內江市中心城區的城市更新包括四大類任務,即老舊小區改造和整治、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和提升、歷史文化保護和生態修復、強化基層治理和城市管理。

自城市更新行動啟動以來,內江已經形成了一批特色亮點,內江市市中區新華路西二巷小區便是其中一處。西二巷小區是開放式老小區,有老舊院落6個,由於建成年代久遠,小區臟亂差的問題較為突出。如今,走進西二巷小區,可見“口袋公園”、公益書屋、健身廣場等配套分布在各處,居民三五成群,生活悠閑。東興區棲鳳苑小區充分考慮老年群體特點,建立“大千社區為老服務中心”﹔內江高新區龍珠茗苑小區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完善小區照明和監控設備,設立社區活動中心,全力打造精品小區。

按照計劃,2023年至2027年,內江將實施城市更新項目117個,總投資175.8億元。其中,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和整治類項目51個,包括改造整治老舊小區402個,涉及居民5.2萬戶﹔改造老舊廠區、街區項目4個,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項目3個,總投資約68.94億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48個,總投資約98.26億元。歷史文化保護和生態修復類項目18個,總投資約8.6億元。2025年前,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截至目前,已開工城市更新項目45個,完工項目3個,累計完成投資19.07億元,其中完成2023年年度投資7.39億元。已建成“口袋公園”1個,打通“斷頭路”1條,新增公共停車位近1700個。已開工城市更新項目中,89個老舊小區改造進場,進一步推動城市更新。

下一步,內江將繼續大力推進中心城區城市更新行動,加快補齊內江中心城區設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著力打造濱水公園之城、宜居宜業之城,早日讓群眾的“需求清單”變成“幸福清單”。(陳段)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