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與悠久燦爛歷史相遇,與多元共生文明交融

四川的博物館每年都有新變化

2023年11月11日07:5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四川的博物館每年都有新變化

  近年來,每逢節假日,我省多個博物館門前排長隊的“盛況”經常刷屏朋友圈。博物館成為熱門打卡地,不少博物館經常出現“預約難”。

  四川“博物館熱”持續升溫。無論是文化內涵豐富的展覽,還是妙趣橫生的社教活動,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參與社會精神文化的塑造中。一個個博物館就像一扇扇窗戶,讓人們與悠久燦爛的歷史相遇,與多元共生的文明交融。

  “博物館熱”背后是文化魅力

  近年來,我省博物館數量持續增長,除綜合性博物館外,各類特色鮮明的主題類博物館、民營博物館也遍地開花。與此同時,博物館展陳質量穩步提升,無論是常設展的更新,還是精品特展的策劃,都很好地回應著廣大群眾對文博產品的需求。

  博物館是保存歷史的地方。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前,四川博物院上新常設展覽“古代四川——秦漢三國時期”。作為四川博物院四川歷史基本陳列的第三部分,展覽通過館藏210余件文物,並結合最新考古成果,展示出秦漢三國時期巴蜀風貌。據四川博物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展覽推出后,僅中秋國慶假期就吸引超5.5萬人次前往參觀。

  沃野天府的繁華與蜀漢風雲的激蕩,讓“古代四川”煥發出強烈的當代魅力。

  博物館也是弘揚文明的場所。今年夏天,成都博物館的“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吉金萬裡——中國西南地區青銅文明展”特展,迎接觀眾數量均突破100萬人次。

  “今天是第一次,暑假我還要再多去幾次”“這麼多一級文物的展覽,很少見的”“奔赴千裡隻為一睹稼軒《去國帖》風採”……許多網友通過留言、評論等形式,表達對漢字中國特展的由衷贊美。優質的特展自帶吸引力,文化自信的種子,也在這一場場“奔赴”中蓬勃生長。

  新理念新技術助力“博物館熱”升溫

  優質展覽與熱情觀眾相聚博物館,對博物館的展陳條件也提出更高要求。

  今年7月26日,三星堆博物館新館煥新歸來。“堆列三星”“古蜀之眼”的外觀,讓觀眾遠遠走來就能直觀感受古蜀文明的魅力。走進博物館內部,大型陶器組合、青銅人頭像陣列組成的文物“軍團”,裸眼立體新媒體技術還原考古發掘現場,數十台實時投影矩陣畫面融合成一個完美的三星堆古城整體畫面……創新性的展陳方式與技術手段的加入,讓觀眾體驗感更佳。

  四川大學博物館新館、新建成的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永陵博物館地宮燈光改造升級工程……近年來,四川的博物館每年都有新變化、新驚喜,圍繞著文物保護與觀眾服務兩方面,新技術、新理念持續助力“博物館熱”升溫。

  各博物館圍繞展覽主題,策劃開展系列文化活動,讓觀眾對文博展覽有更強參與感。剛剛結束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龍吟希聲——三國戲曲藝術展”,就在展廳中模擬民國時期的戲院后台搭建起“龍吟大劇院化妝間”,觀眾隻需站在屏幕前,就能“一秒換裝”,體驗三國戲中的人物妝造。在展廳外戲台上,《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等三國主題川劇表演更是讓觀眾現場領略三國戲曲藝術魅力。

  新技術、新理念的運用,在增強博物館參觀體驗感的同時,更為博物館創新文化表達提供了無限可能。“博物館熱”的背后,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振興,反映出百姓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對文化的執著追求。(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成博)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