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大安區實施18條措施 打造青年人才“強磁場”

“今年暑假在共青團大安區委參加見習,讓我發現了我職業選擇的多種可能性。”11月7日,在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就讀的廖俊菲說,自己原本隻申請了幼師的相關實習,自貢市大安區為她提供了3個不同方向的崗位,讓她有了新的選擇。
廖俊菲的感想,讓自貢市大安區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劉璨感覺自己的苦心沒有白費:“我們從簡歷上看到,廖俊菲有擔任大安區大學生聯盟副會長的經歷,就想著提供更多的實習方向,讓她能拓寬自己的職業選擇面。”
拓展青年就業發展空間,是自貢市大安區落實《關於推進城市年輕運動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的一個縮影。去年,自貢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6月,大安區發布《措施》,計劃投入資金2000萬元,圍繞“大安有禮”“遇見大安”“愛才大安”“創夢大安”“安居大安”“舒適大安”六個方面實施18條服務青年的政策措施,打造青年人才“強磁場”,讓青年人才和城市發展“同頻共振”。
大安舉辦“潮玩大安”帳篷音樂節,恐龍創意藝術節等青年潮流主題活動,打造多元化青年城市場景。
“18條措施匯總完善了大安區教育和體育局、區民政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商務局等10余個部門(單位)促進青年發展的政策。”劉璨介紹,《措施》既充分著眼人才引進、培養、流動、激勵,也充分考慮廣大人才關心的工作、生活、人文3大環境,補齊人才成長生態中缺失的一些關鍵政策,並在多處給出“真金白銀”。
廖俊菲參加的暑期見習,是“愛才大安”的特色做法之一。《措施》明確,大安區委組織部聯合相關部門,每年為青年人才提供不少於200個見習崗位,並按照不低於自貢市城鎮職工月最低工資標准給予見習人員生活補貼。“這種‘1對N’的方式相當於提供就業方向指導。” 大安區委組織部人才室負責人陳佩伶說,根據投遞者的專業、實踐情況等綜合因素,大安區為投遞者篩選1至3個匹配度較高的崗位供選擇,“今年暑假就已有282名大學生通過雙選成功上崗實習。”
此外,大安對區內存量企業中新引進且在職的科研人員,按照碩士研究生、副高級專業技術服務每人1.2萬元,博士研究生、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每人1.8萬元的標准,給予一年的專項引智補貼﹔針對畢業5年內來區首次創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創業實體持續購買社會保險1人以上,最高可分別給予3萬元、6萬元的創業補貼。
《措施》還聚焦人才最關心的“關鍵小事”,在住房、家庭、消費、公共服務等方面,優化“人才生態圈”。日前,大安區發放了首批“青年才俊體驗券”,對畢業5年內的非自貢籍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與轄區單位簽訂勞動合同1年以上並購買社保的,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准發放,用於補貼餐飲住宿等費用,目前全區已有22戶商家覆蓋。
同時,大安還打造多元化青年城市場景,舉辦“潮玩大安”帳篷音樂節,恐龍創意藝術節等青年潮流主題活動,推出“半程馬拉鬆”、騎行等青年賽事,提升青年人才公共服務質量。(川觀新聞記者 行曉藝 圖片由自貢市大安區委組織部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