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增至34處

悠悠長流潤良田(美麗中國)

本報記者 王 浩
2023年11月08日07: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日前,安徽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等4處工程入選2023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目前,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有34處,它們對於灌溉、防洪、生態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不斷挖掘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所蘊含的科學價值、工程技術價值、文旅價值和生態價值,保護利用力度不斷加大。

  

  11月4日,2023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布。安徽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江蘇洪澤古灌區、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陽縣白霓古堰4處工程全部申報成功。截至目前,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34處,幾乎涵蓋灌溉工程的所有類型。我國成為灌溉工程遺產類型最豐富、分布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

  灌溉是農業文明發展的重要支撐,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流動的歷史”。千百年來,起堰、修堤、通渠、筑閘,汩汩清水灌溉廣袤良田。這些工程有何鮮明特色?如何統籌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

  地域特色鮮明,灌溉工程類型多樣

  大別山麓,巢湖之濱,杭埠河水流經連綿山丘,奔向沃野。

  金黃稻田裡,農機逐著稻浪前行,安徽舒城縣干汊河鎮七門堰村種糧大戶張文明正忙著秋收。“農田‘喝’的是從七門堰引來的水。杭埠河水順著渠道從山上流下,保障了農作物的生長。”張文明說。七門堰灌溉干汊河鎮2萬多畝農田,大棚蔬菜、葡萄、草莓等得以茁壯成長。

  始建於2200多年前的七門堰,是漢代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雲鵬介紹,七門堰因地制宜布設渠系、調蓄陂塘,現已成為淠史杭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依洪澤湖大堤,東連白馬湖,北臨蘇北灌溉總渠,南抵淮河入江水道,河湖交織孕育了洪澤古灌區。地處江蘇淮安市的洪澤古灌區始建於東漢,是世界少有的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並沿用至今的水庫型灌溉工程。

  灌區形成了完整的蓄、取、輸、排工程體系。洪澤區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明代成形的洪澤湖大堤為蓄水工程,至今仍是淮河下游的重要防洪屏障,保護著3000多萬畝耕地。取水工程先后使用八斗門、洪澤湖大堤涵洞,如今被新建涵洞替代。輸水工程先是使用唐代建設的5條輸水干渠,現為新建渠道。

  引泉灌溉,是山西洪洞縣霍泉灌溉工程的獨特之處。“泉源工程、南北霍渠、分水鐵柵、水能利用工程,共同組成了霍泉灌溉工程。這是少有的以泉水為灌溉水源的全國重點中型灌區,千百年來承擔著灌溉、供水、生態、旅游等功能。”洪洞縣霍泉和南垣水利事務中心主任張建中介紹。

  湖北省崇陽縣水系密布,塘堰眾多。今年入選的白霓古堰包括石枧堰和遠陂堰兩座古堰。石堰河中起,攔河蓄水,溢流成瀑。工程距今有千年歷史,是南方丘陵山區塘堰水利的典型工程代表。

  古堰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崇陽縣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以石枧堰為例,堰以巨石壘砌,用大量糯米、石灰加固。底部置泄水孔,春閉秋開。春灌時,農民用稻草、木板堵塞蓄水﹔秋收后再打開,放水清淤。

  “我國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決定了治水的重要性,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記錄了我國燦爛的農耕文明和悠久的灌溉歷史,蘊含著因勢利導的傳統智慧。”國際灌排委員會榮譽主席、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原總工程師高佔義介紹。

  發揮多種作用,經濟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凸顯

  “我國3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至今仍發揮著灌溉、防洪、生態等多種作用,意味著其在規劃理念、工程技術和管理模式上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高佔義說。

  灌溉保豐收、促產業發展、支撐鄉村振興,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經濟社會價值突出。

  “有收無收全在水,霍泉灌溉工程的水,一個半小時就能流到村裡。1700多畝地中,1500多畝是水澆地,六成建成高標准農田。夏收小麥加秋收玉米,畝產過噸。”洪洞縣廣勝寺鎮坊堆村黨支部書記李清雲說。

  “霍泉灌溉工程已經發展為設施齊全、節水有效、供水調水相結合的現代化灌區。目前灌溉面積10萬多畝,每年還為南垣灌區調水2500萬立方米。”張建中說。

  白霓古堰的灌溉面積約3.5萬畝,白霓鎮圍繞石枧堰,打造集觀光、親水、採摘為一體的休閑農業﹔圍繞遠陂堰,建設歇馬山雷竹園、大市蔬果觀光園等重點產業園。

  就生態價值而言,暢通水系,涵養水源,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蘊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水系連通是保持水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舉措。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利用濕地形態,有機串聯起塘、蕩、溝、渠,漲水排、枯水補,形成循環暢通的水生態系統。

  霍泉灌溉工程的建設理念,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渠系依照自然地形,順勢而建,形成自流灌溉,同時多利用自然河道引水,既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又發揮對河流生態補水的作用。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規劃設計,能較好處理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是我們研究傳統灌溉科學經驗和治水智慧的寶庫,為開展現代水利建設提供直觀范例。”李雲鵬說。

  承載厚重歷史文化,不斷完善科學保護體系

  “古代灌溉工程在歷史歲月中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其歷史遺產包括水利工程遺存、非工程遺存和周邊遺存。其中,非工程遺存主要包括管理制度、用水制度、碑刻等,周邊遺存包括與之相關的古橋、古村、古鎮等。”高佔義介紹。

  比如,沿襲千年的“霍例水法”蘊含水權分配制度的雛形。張建中介紹,為了化解兩地爭水搶水矛盾,當地創建了以地畝為基礎、以水戶為單元、以渠長為中心的管理制度,制作渠冊渠規,公平分水。“霍例水法”在古代灌溉工程管理中獨樹一幟,因能有效解決用水糾紛,在周邊地區推廣,至今仍具有參考價值。

  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的范圍內分布著千年古村七門堰村、古城址、古建筑、古書院等,留下了記載舒城山系水系、農耕水利的志、記、賦等上百篇。在洪澤古灌區,洪澤湖大堤形成了延續118年的高堰五壩開啟記錄,是重要的水文資料。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要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為此,洪澤古灌區建立了專門管理機構,組建了專業隊伍,建有洪澤湖博物館和三河閘展示館,舉辦洪澤湖半程馬拉鬆賽等比賽,讓群眾更好地了解灌區。

  中國國家灌排委員會主席、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說,保護好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對於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水利部門將繼續完善制度保障體系,加大投入,高質量保護好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08日 14 版)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