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營城,雅安收獲了什麼?

對熱愛運動的張尹來說,老家雅安在剛剛過去的10月給了他很大的驚喜——這個月,4場不同層面的體育賽事在雅安舉行,包括騎遍四川· 2023年“環茶馬古道”雅安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下稱“環茶馬古道自行車賽”),漢源湖2023年全國摩托艇錦標賽,2023年四川省青少年帆船(帆板)、沖浪錦標賽,雅安市第四屆運動會。
前兩者是由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牽頭主辦,后兩者覆蓋省市各年齡段運動人群。
“以前在雅安,能到體育場看場比賽就覺得很難得了,現在不僅有路上跑的,還有水上漂的。”近日剛跑完成都2023年馬拉鬆的張尹覺得,雅安的體育熱度也“燃起來了”。
密集而多元化的賽事“組團”到來,給雅安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體育+”打法各異
10月29日,經過185位優秀自行車手10天9站的角逐,環茶馬古道自行車賽迎著漢源縣的陽光收官。“爬坡賽段”“古城繞圈”等多樣化賽道,讓參賽的外籍車手贊不絕口。
四川省自行車運動協會副會長周曉峰認為,茶馬古道豐厚的歷史底蘊、大熊貓文化,和其沿線丘陵、山坡、湖泊等多樣化的適合騎行的地形,是促成這場比賽舉辦的重要天然條件,也是此次賽事區別於其他城市比賽的重要個性特征。
“體育+文旅”是這場比賽的一大亮點。把握比賽熱度,雅安還邀請滕海濱、張楊楊等奧運冠軍分別擔任雅安牛背七絕、熊貓之源等“新八景”推薦官,通過錄制景區體驗視頻為景區代言,邀大家品雅安之韻、享騎行之樂。
雅安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總規劃師陳中獻認為,這樣還能鼓勵更多人踐行自行車這項綠色低碳環保出行方式。
除了“+文旅”,雅安還在探索“體育+”的更多打開方式。
10月19日在漢源縣舉行的全國摩托艇錦標賽,與漢源縣“漁樂無窮·暢游漢源”國際漁文化月相結合,主打“體育+農業”“體育+水上培訓產業”。
比賽期間,漢源魚烹創大賽暨漢源貢椒魚品牌推介會、漢源湖“濱湖漁港”特色農旅展銷活動同步舉辦,摩托艇駕照培訓班、水上運動體驗、水上運動器材展銷、體育運動表演等也陸續開展,讓前來觀賞水上運動的觀眾也能感受到漢源漁文化的獨特魅力。
此外,好山好水的雅安還為各種競技項目培訓提供場所。如84平方公裡的漢源湖,就是國家皮劃艇隊決戰奧運會的冬訓地。
激活消費“新動能”
近日,雅安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公布最新數據:在環茶馬古道自行車賽舉辦期間,寶興、天全、石棉等地酒店住宿“一房難求”,全市共吸引外地游客50余萬人次前往觀賽、感受美景美食人文,現場產品展台及特產店銷售達300萬元以上,帶動全域餐飲、文化、旅游等綜合消費超過3000萬元,消費市場活力迸發。
“跟著賽事去旅行”成為旅游新時尚。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二部部長李仲一認為,更多細分領域體育賽事下沉到“小而美”的中小型城市正成為一種新趨勢﹔體育為主的“健康產業”拓寬了當地消費新版圖,激活城市消費的新動能。
運動“流量”,也正越來越多地轉變為旅游的“留量”。成都體育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劉青認為,體育比賽的背后,更多的體驗是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底蘊,“做好基礎服務,就能吸引更多游客。”
雅安正在積極探索。10月13日,雅安市第四屆運動會開啟“全民健身”模式,4600余名運動員展開 16個大項175個小項比賽項目的角逐,這是雅安本土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綜合性體育賽事。
近年來,雅安市落實《四川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和四川體育發展“123456”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川藏鐵路第一城,綠色發展示范市”總定位,加快新時代體育強市建設,現有體育場地共計4781個,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已基本形成,先后承辦國青男籃挑戰賽、全國象棋業余棋王賽、中國全民健身走(跑)大賽等,打造了騎遍四川·“環茶馬古道”雅安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雅安青衣江龍舟賽等本土賽事品牌﹔依托群眾體育“百千億工程”和“百城千鄉萬村·社區”全民健身品牌活動,創新開展草根籃球賽、足球賽、氣排球賽等,年均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2000余場次。(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