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角度透視本屆四川農博會
越來越大的“朋友圈”

涼山館前,工作人員為即將開始的農產品展銷活動做准備。第九屆四川農博會組委會 供圖
採購商正在與生產廠家對接採購事項。第九屆四川農博會組委會 供圖
第九屆四川農業博覽會上,一名茶商在展示茶產品。新華社記者高健鈞 攝
第九屆四川農業博覽會上展出的農機。新華社記者 高健鈞 攝
新展館
●本屆四川農博會首次設立天府良機館,展出了來自國內外40家企業的57台套農機裝備
●本屆四川農博會首次設立川竹館
新朋友
●重慶首次成為四川農博會的主題市,也是重慶歷史上首次組團參展、專門設立主題館
●浙江首次成為四川農博會主題省,也是浙江歷年來參加西部地區農業類展會規模最大的一次
10月27日,第九屆四川農業博覽會開幕。本屆四川農博會,創下了展覽面積、參展規模等多項新紀錄,而這些也彰顯了四川農業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這個“朋友圈”究竟有哪些新面孔,帶來了怎樣的新力量?記者探訪了展會現場。
新展館聚集人氣
首設天府良機館、川竹館
“這可是我們的‘鎮館之寶’,請大家一個一個來……”10月27日上午,開展不到一小時,天府良機館解說員鄧力就不得不提醒人們“要排隊參觀”。
本屆四川農博會首次設立天府良機館,展出了來自國內外40家企業的57台套農機裝備,其中來自12家企業的21台裝備是“四川造”。在參觀者看來,館裡有兩樣東西尤其吸睛:沒有駕駛艙的拖拉機,以及全省農機大數據可視化系統。
沒有駕駛室的拖拉機是國內首台大馬力輪邊驅動型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能續航七八小時,每小時可耕田20—30畝。而全省農機大數據可視化系統,則可以追溯全省數萬台常年提供社會化服務的農機行蹤、狀態,能為緊缺農機作業的地區提供精准調度服務。
“我們最后一刻才擠上‘末班車’。”浙江峰暉竹木制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喆說,10月24日公司才收到可以在本屆四川農博會首次設立的川竹館展覽的確切回復。“我們連夜加班、組織展品,總算趕上了。”
四川省林業產業聯合會會長包建華介紹,川竹館是今年七八月才確定以獨立展館形式呈現。“一開始還擔心沒人來。沒想到不足半個月時間,全國多地都在來電咨詢參展事宜。”
為何要來四川參展?對此,李喆表示:“國內的農業類展會上,極少有專門的竹制品展館,而跨界最容易拓展產品形態。四川是產竹大省,前來參展能夠展示企業實力,尋求更多合作可能。來這裡,即便隻收來幾張名片,我們都算沒白來。”
新朋友帶來新力量
首設雙主題省
“本屆四川農博會,共吸引20個國家、31個省(市、區)參與,共有3000多家生產企業參展、8000多家採購商與會。”農業農村廳廳長徐芝文坦言,這個規模,已經遠遠超出展會籌備之初的預期。
本屆四川農博會首設雙主題省。
“這個好不容易喲!”在重慶主題館,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的工作人員,爭相和“第九屆四川農業博覽會主題省(市)”牌匾合影。這不僅是重慶首次成為四川農博會的主題市,也是重慶歷史上首次組團參展、專門設立主題館。單是這個主題館,就吸引了重慶市10多個縣(區)、上百家企業參展。
“我們更不容易,因為距離更遠嘛。”同樣對成為本屆四川農博會主題省而自豪的,還有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綠色發展中心干部陳慧杰。他說,這不僅是浙江首次成為四川農博會主題省,也是浙江歷年來參加西部地區農業類展會規模最大的一次,“浙江全省11個地級市都參加了。”
浙江和重慶為何能成為本屆四川農博會主題省?“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啟動建設后,地理相近、產業類似的四川和重慶就成了更緊密的‘隊友’。”在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與農業園區處相關負責人看來,重慶成為本屆農博會主題市,恰逢其時。就在開展第一天,川渝兩地參展商就達成了意向性協議數十個。
而浙江能成為本屆農博會主題省,則體現在一個細節上——本次浙江主題館重點推介的10個產品,無論是青川“白葉一號”,還是廣安湖羊,全部來自東西部協作框架下浙江幫助四川發展的農業產業。
四川味德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葉雲峰介紹,作為浙江味德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企業,四川味德豐已在宜賓市翠屏區打造了年出欄12萬隻肉鵝,集養殖、加工為一體的產業基地。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成棟 邵明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