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共建“一帶一路”十年間 四川收獲了什麼

2023年10月07日08:03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四川收獲了什麼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經過十年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從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發展,已成為開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國際合作平台和國際社會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

“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四川,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的重要節點上,迎來了更高目標。從中國西部內陸省份向國家開放前沿躍升,共建“一帶一路”十年時間,四川收獲了什麼?

十年間

全省約30%的對外貿易、90%的對外承包工程 布局在“一帶一路”沿線

成都海關統計顯示,2013年—2022年,四川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規模從1535.3億元擴大到3788.7億元,年均增長10.9%。十年間,四川對共建國家進出口保持兩位數的年均增速,高出同期全國對共建國家進出口平均增速3.9個百分點。

商務廳副廳長梁勇則從另一個數據維度來概括十年間的成果:截至目前,四川與229個國家(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全省約30%的對外貿易、90%的對外承包工程布局在“一帶一路”沿線。

四川的“國際朋友圈”越擴越大——獲批在川設立領事機構的國家23個、居內地第三,建立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456對、居中西部第一。

四川的開放通道越走越寬——“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加快構建,建成進出川大通道42條。成都開啟“兩場一體”運營新時代,2022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城市第一。中歐班列(成渝)開行超2萬列、約佔全國的40%。隨著去年底中老班列(攀枝花)首發,東南亞到我國西部及歐洲距離最短國際鐵路通道全部打通。

四川在國際間合作更加活躍——在川外商投資企業超1.5萬家,落戶世界500強企業381家,外商直接投資規模穩居中西部第一。超過1300家“走出去”的四川企業,打造出一張張嶄新的“中國名片”。

十年間

西部大開發與國際大通道相關聯 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出現“雙循環”全面互動

借助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搭乘中歐班列出海的“四川造”產品,品類從最初的礦產、日用百貨,不斷向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生物醫藥、整車及零配件、農副產品等擴展,國際間合作也從貿易向生產制造等領域延伸。

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中老鐵路自2021年12月正式通車以來,已快速串聯起我省境內的主要樞紐節點城市。特別是去年底,隨著中老班列(攀枝花)從攀枝花火車站首發,這趟滿載著鈦白粉、建材(瓷磚)、機電產品的國際班列,在3天內可直達東盟多個國家。

“新線路的開通,不僅有利於我省進口更多優質礦產能源資源和水果、糧食,也為省內龐大的工業產品找到出口增量市場。”省政府口岸與物流辦公室副主任張岩表示。

數據顯示,老撾作為我省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第二大投資目的地,僅2022年四川與老撾進出口總額同比增幅達154%,中老鐵路的建成投用無疑發揮了巨大作用。

“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來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最突出地體現為‘通’。”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授、“一帶一路”與對外開放研究中心主任毛新雅看來,這種“通”,不僅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更是通過產能合作提升區域整體生產效率、增強產業鏈韌性。

“隨著中國西部成為中歐班列、中老鐵路等國際班列的主要始發點,西部大開發與國際大通道相關聯,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在這個時間點上出現‘雙循環’的全面互動。”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說。

十年間

不僅有基建、產業鏈等領域的大項目 更有教育、衛生等領域的“小而美”項目

“四川不但打造了許多基建、產業鏈等領域的大項目,還有許多‘小而美’項目。它們集中於教育、衛生、文化、旅游等領域,投入資金規模不大,但見效較快,當地民眾容易受益。”省“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過去十年間,我省依托共建“一帶一路”,大力實施“留學四川”計劃,在川高校接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超1萬名﹔創辦四川海外孔子學院11所,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近年來,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領域大幅度拓展,我省在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新領域的合作成果不斷:

圍繞衛生健康合作,我省向莫桑比克等5個葡語系國家派遣援外醫療隊,是全國承派援外國家數量最多的省份。

圍繞綠色低碳發展,全省通過全球貿易“綠色通行証”——AEO高級認証的企業達65家,高技術產品進出口額佔全省比重超過75%,打造了一批“四川造”標志性工程。

圍繞數字轉型發展,如今省內的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增至8個,跨境電商備案企業超3000家。

十年后的今天,站在共建“一帶一路”的新征程上,作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交匯點的四川,將在攜手奔向互利共贏的康庄大道上貢獻更多“四川力量”。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碧紅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