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文化

近期多部影片入市票房不佳 專家支招文藝片如何破圈

2023年09月27日09:29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專家支招文藝片如何破圈

  9月份,《燃冬》《不虛此行》《永安鎮故事集》《鸚鵡殺》等多部文藝片入市,出乎意料的是,這幾部影片評價不一,票房都沒有超過4000萬元。這背后,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業界專家紛紛支招,破解困局。

  票房集體折戟

  8月22日,由周冬雨、劉昊然等主演的文藝片《燃冬》公映,該片上映34天,隻收獲了2600萬元的票房。9月8日,由魏書鈞執導,楊子姍等主演的《永安鎮故事集》公映,該片雖然在2021年的平遙國際電影展上獲得了“費穆榮譽·最佳導演”等重要獎項,但票房上映17天隻獲得311萬元。9月9日,由劉伽茵執導的《不虛此行》公映,該片匯集了胡歌、吳磊、齊溪等當紅演員,但依然沒有撩動觀眾的心弦,上映16天票房隻有2638萬元。9月15日,由周冬雨、章宇等主演的《鸚鵡殺》公映,該片主打網絡詐騙中的“殺豬盤”題材,卻沒有像《孤注一擲》那樣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上映10天票房隻有3700萬元。此外,由胡先煦等主演的愛情奇幻片《三貴情史》票房也隻有幾百萬元。說這些文藝片的票房集體折戟,一點也不過分。

  觀眾表達失望

  除了票房不理想,這些文藝片的評價也出現了爭議。

  《燃冬》由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執導。雖然他此前的多部影片如《爸媽不在家》等在口碑上都相當不錯,但《燃冬》在豆瓣隻得到了6.1分。不少觀眾對於該片混亂的敘事和模糊不清的主題表示不解,對於角色展現出來的“躺平”情緒也非常不滿。對此,陳哲藝回應道:“你可以說它不完美,但不能說它不真誠,裡面的情感表達,裡面的很多情緒都是真誠的。”

  《鸚鵡殺》的豆瓣評分也隻有6.1分,觀眾一開始被網絡詐騙題材所吸引,但看過電影后卻失望了,“一個以殺豬盤為題材的電影,卻成了殺豬盤本身。原以為是個小號的《孤注一擲》,再不濟也要比《我經過風暴》要好,誰知道竟然是《燃冬2.0》。”一位網友這樣調侃道。顯然,該片的故事跟觀眾的預期出現了錯位。

  相比之下,《不虛此行》和《永安鎮故事集》在口碑上要好很多。前者獲得了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豆瓣評分7.2分,后者的豆瓣評分為7.3分。但這兩部影片依然沒有出現“破圈”現象,《不虛此行》被一些觀眾評為敘事呆板,“有點像學生作業”。而《永安鎮故事集》也沒有延續它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上一票難求的景象,反倒成了這幾部文藝片中票房墊底的。

  創作何去何從

  電影市場專家蔣勇這樣告訴記者,九月份是淡季,觀眾的觀影熱情在暑期檔后幾乎消耗殆盡,選在這時候公映,市場的反饋是可想而知的。

  在蔣勇看來,目前國內文藝片最主要的破圈方式是走影展路線,像《不虛此行》《永安鎮故事集》等影片,都是在電影節上獲獎后開始為大眾知曉的。“這時候,如何讓這種口碑效應很快跟市場對接起來,就顯得尤其重要。如果中間相隔的時間太久,很可能熱度就會冷卻下來。”他建議,對於主打口碑的文藝片來說,多開點映場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而這也是今年暑期檔影片如《孤注一擲》《八角籠中》等口碑能快速傳播的方式之一。“文藝片的受眾面本來就小,點映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這部電影。”

  “文藝片創作者不能自說自話,在強調作者電影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到市場元素。”影評人陳平這樣告訴記者。他認為,好的文藝片一樣需要遵循創作的規律,“觀眾的觀影思維是經過了多年的經驗形成的,如果創作者打破了這種預期,一定會讓他們失望。就像最近諾蘭的新片《奧本海默》,你也可以說它是一部文藝片,但他卻是按照類型片的技巧在講故事,一樣可以贏得很高的票房。”

  “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隻要是好的文藝片,一樣能贏得超出想象的票房。”影評人周黎明說,他以《宇宙探索編輯部》為例,“這樣一部小眾的電影,要是在以前,可能最終票房也就一千來萬,但現在取得了6700萬元的票房。關鍵是要有好的創意,能講出讓觀眾感興趣的好故事來”。(北京日報記者 王金躍)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