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管護大熊貓國家公園 川陝甘三省為何要協同立法

2023年09月27日08:1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管護大熊貓國家公園 川陝甘三省為何要協同立法

在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即將迎來兩周年之際,陝甘川三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的決定和《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條例》將於10月1日同時施行,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由此正式進入三省協同法治保障的新階段。

近日,在川陝甘三省人大常委會聯合召開的“三省決定+四川條例”實施宣傳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呂彩霞對三省協同立法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種新的立法方式是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立法法的積極探索,是立法領域的重大創新實踐。

川陝甘三省協同立法目的何在?下一步有何計劃?知蜀君對此進行了調研。

解決“一園三治”難題

按“三個統一”要求,通過“三省決定+四川條例”的立法模式

大熊貓國家公園地跨川陝甘三省,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裡,由四川省岷山片區、四川省邛崍山-大相嶺片區、陝西省秦嶺片區、甘肅省白水江片區組成。其中,四川片區1.93萬平方公裡,佔公園總面積87.7%,棲息著野生大熊貓1227隻,佔國家公園內野生大熊貓總數(1340隻)的91.6%,涉及成都、綿陽、雅安、眉山等7個市(州)20個縣(市、區)。

國家公園是完善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制度創新。大熊貓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一批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之一,由於涉及川陝甘三省眾多自然保護地,管理難度很大。來自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的信息顯示,在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之前,這些區域主要通過零散形態的保護區、保護地來實施保護。根據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相關要求,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后,相同區域不再保留其他自然保護地,其對應的法律法規不再適用。但在國家公園法尚未出台的背景下,現行法律法規已不能滿足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的現實需要,亟需專門、完整的法律來加強保護、統籌管理。

為此,四川啟動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立法工作。在立法調研中,調研組發現,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后,由於“一園三治”,加之川陝甘三省相關保護措施和有關標准等不統一,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管理面臨不少現實問題。

通過省級層面協同立法,建立跨地區跨部門統一管理的體制機制,對大熊貓國家公園進行統一規劃、保護和管理,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態空間的系統保護,由此提上了議事日程。四川省人大常委會主動向甘肅省、陝西省人大常委會拋出了協同立法“橄欖枝”,得到了兩省熱情回應。

今年3月,三省人大常委會在廣元市青川縣召開協調會,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協同立法工作由此啟動。經初步協商,按照“三個統一”(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管理)的要求,通過“三省決定+四川條例”的立法模式,對協同保護管理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重要問題作出共同承諾,為有序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7月,三省再次在成都召開協同立法座談會,統一了“三省決定”名稱和內容,議定了“三同步”:即三省於7月底同步提請審議、審議通過后同步公布、10月1日起同步實施。

解決可能存在的管理盲點

建立聯合巡護、聯合執法機制,有效保護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生態系統

即將施行的“三省決定”,從建立協調機制、加強規劃銜接、毗鄰地區合作、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實施科研一體化建設、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建立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共同推進文化建設、加強聯合巡護聯合執法、建立健全司法協作機制等方面對區域協作作出了細化規定。

全國人大環資委這樣評價此次協同立法——既共同承諾、協同聯動,又結合各省實際,彰顯各自特色。

“三省決定”明確,三省人民政府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協商解決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發展重大問題,並明確建立聯合巡護、聯合執法機制,協同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巡護和執法監督檢查。

“以前,我們對國家公園的巡護以行政區劃為界,三省毗鄰地區的巡護可能存在盲點。”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管理處處長諶利民是一位在唐家河保護隊干了40年的資深巡護員,他認為“政府職責的明確、協調機制的建立、聯合巡護力度的加大,對有效保護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生態系統非常重要。”

“三省決定”著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優先支持原住居民等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特許經營活動,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與社區融合發展等作出了規定,這有利於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保護管理以及所在地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諶利民結合這些規定講述了唐家河入口社區的探索。廣元市青川縣青溪鎮陰平村,位於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北大門——唐家河片區的入口社區,“大熊貓文旅”帶動了村裡的民宿產業。走進這裡,隨處可見挂著民宿牌子的院子,房前屋后種滿了鮮花、果樹和蔬菜。這裡的村民,大多都見証了唐家河從伐木場變成自然保護區,再變為大熊貓國家公園一部分的歷程。如今,全村已發展農家樂200余戶。

剛剛過去的夏天,來這裡避暑的游客絡繹不絕,隨著中秋國慶假期和紅葉季的來臨,陰平村將迎來新一輪的旅游旺季。“大熊貓國家公園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也是村子發展的依靠,我們每個人都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保護者。”民宿老板閆恩華說。

協同立法還結合本省實際,彰顯了各自特色。陝西在“決定”中,對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的范圍、管理職責以及園區內具體保護管理內容予以明確。

甘肅在“決定”中,有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入口社區建設,做好村鎮規劃建設、共建共管、防災減災救災等相關規定。

四川則進一步理順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體制,明確主要保護對象,首次以“傘護物種”來保護生物多樣性,明確“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制定完善生態搬遷、生態補償、經營設施退出等相關政策”等,更好地保障原住居民和相關權利主體的合法權益。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