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燈”上新啦!各路媒體聚焦自貢彩燈嘉年華

花市燈如晝,張燈結彩歡慶佳節是中國人特有的儀式感與浪漫。9月25日晚,“燈映鹽都 花好月圓”2023年中華彩燈大世界中秋國慶彩燈嘉年華媒體推介會上,各路媒體齊聚,用鏡頭定格這流光溢彩的世界。
來到嘉年華現場,一幅中秋夜的詩意畫卷徐徐展開,宮燈和圓月如明珠般組合而成的大門,輝映出浪漫的月色。大家紛紛駐足觀賞這“金秋迎賓門”燈組,隻見暖色系燈光透過宮燈和卷軸投射,給人以溫暖之感。門柱和卷軸上都裝飾點綴著經典的中秋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在中秋團圓夜,和家人一起來自貢賞燈肯定很有意義。”四川經濟日報記者陳思燕說,採訪間隙,她在家人的微信群裡發了好多嘉年華的實時小視頻,引得眾多親朋好友點贊。
彩燈向來是我國夜間慶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民俗、文化、情感得以傳遞的重要媒介。當晚的推介會上,時長25分鐘的原創音舞詩畫《燈魂》在彩燈大世界的舞台上璀璨亮相。“竹、鹽、路、光”四個篇章的內容,讓在場媒體記者不禁感嘆,在賞燈的同時,還能領略屬於彩燈的浪漫,知曉彩燈背后的奉獻,共情彩燈蘊含的文化風採。
在“月下中秋”燈組前,古人對於月亮的美好寄托在此刻有了具體畫面,記者們不斷按動手機快門,想把此刻的美好都裝入懷中。整個燈組用巨大的宮燈造型描繪了傳說中的廣寒宮之美,而在宮殿的上方,一輪巨大的月亮懸浮在空中,映照著翩翩起舞的“嫦娥仙子”…… 封面新聞記者劉恪生認為,自貢彩燈的魅力不僅是傳承數百年的精巧工藝,還有推陳出新的想法和絕美的展出效果,這些燈組給人驚喜不斷。
主題鮮明、體驗沉浸與業態多元的自貢彩燈嘉年華提升了節假日夜游的參與感、溫度感。媒體朋友們行走於彩燈之中,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拍,體驗了一場由彩燈打造的穿越之旅。
在“牡丹花開”小舞台前,記者看到,一群年輕人身著精美服飾在燈組前拍照。伴隨著音樂節奏,層層牡丹花瓣緩緩綻放,一位小姐姐在唯美的舞台上翩翩起舞。“這背景搭配著古琴、古韻柔術等節目,也太出片了。”一位記者的感慨得到了在場同行們的贊同。
“在自貢,萬物皆可成燈,真的太神奇了,匠人們專門將小朋友的畫作制作成一個個獨特的彩燈,富有童趣。我相信這能讓更多小朋友對傳統技藝產生興趣。”在創想美術館燈組前,國際在線記者趙麗感慨,自貢匠人用彩燈為文化賦能、科技創新,把傳統彩燈融合現代技術和時尚美學走入大眾生活與旅游場景,真正形成點燈人、觀燈人的共振共鳴。(自貢網記者 李秋玥 葉衛東)
來源:自貢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