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有機農業種植國——
全國有機產品銷售額超八百億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的《2023年度有機產品認証和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有機產品銷售額高達877.6億元,中國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有機農業種植國。
眼下,正值柴達木枸杞採摘季。戈壁灘上,一串串嬌艷欲滴的紅枸杞挂滿枝頭﹔枸杞生產加工車間裡,在強勁電能的保障下,生產線滿負荷運行……這裡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零工業污染源,空氣干潔、雪水純淨,沙性土壤中富含硒、鍺、鍶、銅、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為生產有機枸杞奠定了發展基礎。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徐常青介紹,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后疫情時代的到來,人們對綠色有機枸杞的需求水漲船高,當前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沙漠有機枸杞等沙產業,也為有機枸杞種植帶來新機遇。
國家鄉村振興局開發指導司原副司長劉曉山說:“從我國農業發展趨勢來看,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當前我國農業已開始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從社會需求來看,人們對食品安全和品種、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對有機農產品越來越青睞。”
《報告》顯示,2022年底,全國有1.6萬家企業獲得了2.6萬多張有機產品認証証書。2022年發証數量相較於2015年增幅高達99.8%。2022年中國有機產品銷售額高達877.6億元,連續多年位列全球第四。有機產品認証積極探索了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同步推進的創新經驗。
“總的來看,國內有機農業發展勢頭較好,尤其是有機蔬菜、有機糧油前景看好。”劉曉山認為,當前中國從事有機農產品種植、生產的企業數量在不斷增多,但是行業內品牌知名度較高的企業少。要進一步提升有機產業發展的潛力,關鍵在有機品牌的打造。
在綠色產品認証方面,目前已覆蓋電器電子、洗滌用品、廚衛五金等90余種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產品,共發出綠色產品認証証書2.4萬張,涉及獲証企業4600家,成為引領綠色消費和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升級重要抓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
在服務認証方面,截至目前,具有服務認証資質的認証機構覆蓋了服務業全部22個大類,累計頒發有效服務認証証書6.8萬張,獲証企業4.5萬家,機構改革五年間分別增長12.3倍和9.6倍,呈現出跨越式增長的局面。
關於提升質量認証工作,市場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一是要突出價值體現,提升質量認証宣傳效果。講好質量認証故事,用理論和事實証明質量認証創造的價值,不斷增強社會各方對質量認証的獲得感。二是要突出導向效應,推動質量認証高質量發展。秉持“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行業”的方針,抓牢“專業化、公信力”的主線,彰顯“質量認証創造價值”的導向。三是要突出共建共享,凝聚質量認証工作合力。引導從業機構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本領,在全社會營造“懂認証、用認証”的良好氛圍,最大程度凝聚起推動質量認証工作的蓬勃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