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沉浸式游玩“約特干故城”

沿著河湖看新疆
新疆和田,古稱“於闐”,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國,中國唐代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之一。約特干作為於闐古國的都城,集中了古於闐國的歷史和文化精髓。2020年,在距離約特干遺址車程5公裡的巴格其鎮,一座復刻了古於闐文明的約特干故城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開工建設。如今,約特干故城完工投入使用后已有三年,這裡成了和田一座新的打卡地。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故城看到,無論是建筑還是游藝項目都格外用心,NPC(工作人員)扮成古於闐人融入游客當中,讓每一名到故城游玩的游客都沉浸式地參觀、游覽。
建有五座文化展館
約特干故城項目佔地面積約156畝,主要涵蓋美食街區、工坊街區、沙地民俗街區、玉石淘寶街區、王城步道、酒吧街區、民宿街區、扶貧產品展示區,以及於闐印跡館、尉遲王族館、和田玉文化館、和田民俗民居館等多元場景業態。通過文化深度賦能,加上現代光影技術,故城一共建了五座文化展館來集中展示古於闐文化與當今和田的文化故事。
再現古於闐王城風貌
在建設之初,約特干故城就參照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古於闐王城風貌,以方城、紅牆、白色建筑為主要基調,傾心打造一座人文歷史之城、美食歌舞之城、旅游度假之城、民俗風情之城。
同時,故城以歷史史實和故事演藝相結合的手段,通過挖掘和田當地的傳統文化,用科技手段和創新演藝方式,再現了古於闐千年歷史與民族風情,打造一城兩風景、一城兩風情。日間演藝的主題為“十方百戲”,展現故城庄嚴肅穆的換崗儀式、民間演藝、花車巡游等,讓世人再次感受“於闐”昔日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繁榮景象。
夜間演藝項目形式新穎
約特干故城的夜間演藝是故城重要的內容之一。每晚9點多,約特干故城就會大門緊閉,晚10點一到,隨著“開城”儀式,夜間演出正式開始。
北青報記者留意到,在開城前,為了緩解游客等待的焦躁,NPC會提前十幾分鐘從“外城”的各個角落有序地走入游客隊伍中,他們穿著極具異域風情的服飾,有的牽著駱駝、牽著驢,有的則推著“販賣”瓷器、瓜果的車。“公主”“王子”們面對游客提出的合照請求會擺出造型,和游客拍照。一些向游客展示才藝的NPC還會邀請游客來體驗。
據了解,現階段在故城開展的夜間演藝主題為“萬方樂奏有於闐”,整個故城內將演藝與游客互融,以9個故事展開夜游,分別是“鳳鳴開城”“市態於闐”“樂舞於闐”“傳絲魅影”“絲路互鑒”“大漠虎賁”“如夢聖境”“赤夜長天”“沸騰故城”。
游客陳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約特干故城的夜間演藝項目形式很新穎,“就像在打游戲,自己完全融入其中了。”
游客“三刷”約特干故城
還在上小學的小宇說起約特干古城的歷史如數家珍,小宇的家長說,這已經是小宇“三刷”約特干故城了,“故城裡很側重古於闐文化的還原,因為逛故城,小宇現在對古於闐文化很感興趣,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此外,北青報記者還了解到,為扶持當地傳統手工藝人,故城項目組以開展“和田民間文化傳承人競技活動”為契機,以“六大扶持”措施為抓手,扶持和田民間文化傳承產業。通過當地人參與經營、演藝等勞動形式,可解決當地約3000至4000人用工。實現對當地就業的拉動和提高。通過以三產帶二產促一產的方式促進當地人民的脫貧致富。帶動當地旅游人數的持續增長,促進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政府稅收。
文並攝/記者 王天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