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實力 賦能萬千應用場景 世界級顯示產業集群在蓉加速成長

電視、汽車、車載、家居……作為數字時代的信息載體和人機交互的窗口,顯示無處不在的時代已經到來。9月7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主辦的2023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在成都正式開幕。
世界顯示產業大會此前連續4年舉辦,已成為全球顯示產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顯示產業創新成果展示的重要舞台。這也是繼去年之后,大會第二次選址成都。
一年多來,顯示產業在蓉加速崛起。數據顯示,成都顯示產業規模佔全國總體規模的15%,產業鏈完善度71%、產業本地化配套率38%,並帶動下游智能終端產業加快發展。2022年,成渝地區新型顯示產業產值佔全國比重超30%,已成為全球最大的OLED生產基地和中國柔性顯示產業最大集聚地。
匯聚資源
成渝地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OLED生產基地
記者從大會上獲悉,在產業規模方面,2022年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全行業產值超過了4900億元,在全球佔比1/3,顯示器件出貨面積超過1.6億平方米,全球最大顯示器件生產基地的國際地位進一步鞏固。
近年來,四川顯示產業充分發揮顯示面板企業龍頭帶動作用,圍繞產業鏈核心環節,積極布局上游材料、設備,帶動發展電視、手機、車載顯示等下游應用,已初步構建起以成都、綿陽、眉山為基地的成綿眉顯示產業集群布局,2022年全省顯示面板產值佔全國的24%,顯示面板出貨量規模位居全國第三。四川已成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重要集聚區,京東方、惠科、信利等企業紛紛在川落地布局。成都作為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中西部電子信息產業核心區,龐大的終端產品應用市場為新型顯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數據顯示,成都顯示產業規模佔全國總體規模的15%,產業鏈完善度71%、產業本地化配套率38%,並帶動下游智能終端產業加快發展,目前成都個人計算機產量居全國第二、投影機市場佔有率為20%,位居全國第一。2022年,成渝地區新型顯示產業產值佔全國比重超30%,已成為全球最大的OLED生產基地和中國柔性顯示產業最大集聚地。
大會現場,舉行了重大項目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據了解,此次簽約涉及信息顯示產業領域的重點項目共95個,總投資1656.43億元,涵蓋了顯示產業上游的原料、配件、設備,中游的面板、模組,下游的應用、終端等完整產業鏈。其中,成都簽約項目51個,總投資1175.76億元。隨著這些項目的落地,必將進一步推動四川新型顯示產業蓬勃發展。
創新生態
大咖齊聚 在蓉攜手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
除了項目落地,資源不斷聚集。成都顯示產業的朋友圈也不斷擴大,京東方、天馬、維信諾、利亞德、洲明、康寧、默克、三星電子、LG電子等“老朋友”再次聚首,小米、高合汽車、應材、東電電子、愛發科、聯發科、HTC、元太等“新朋友”也首次亮相。此外,數百位來自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以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的負責人也均出席會議。
我國作為新型顯示產業規模世界第一的國家,這次大會是顯示產業創新成果展示的重要舞台,也是顯示產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大會開幕式上,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應用材料公司、AGC株式會社、默克中國、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國內外顯示領域領軍企業共同發布《推進新型顯示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成都宣言》,推動新型顯示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呼吁業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營造開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發展環境,與全球顯示產業伙伴一道,共創美好生活,創享未來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會設立重慶和廣州兩個主賓城市。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吳林波表示,成都與廣州的交流合作必將加快創新產品應用,深化產業協同創新,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
在大會開幕式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發布了中國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2023年)。報告顯示,當前,我國顯示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12年至2022年顯示產業規模復合增長率達21.6%。從指數的整體評估來看,我國顯示產業呈現出成長性、周期性和集聚性等特征,並呈現出規模持續增長、技術加速創新、應用多元拓展、綠色轉型升級四大新趨勢。從區域布局來看,我國顯示產業在原有的四大集聚區基礎上已經形成了各具發展特色的高質量發展十大城市,合肥、深圳、成都等地依托完善的產業鏈、先進技術和產能規模等優勢位居前三位。(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劉泰山 李艷玲 實習記者 王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