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零碳券管理辦法(試行)》印發
零碳券共四類 下月起可申領

市民消費可以領“消費券”,企業、公共機構開展節能減碳也可以領券——零碳券。記者昨日從市發改委獲悉,經歷公開征求意見、專家論証等環節后,備受關注的《成都市零碳券管理辦法(試行)》已於近日印發,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2年。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出台實施的零碳券管理辦法,是積極推進“四大結構”優化調整的配套舉措之一,通過制定零碳券申領、管理審核、兌付使用等機制,引導企業、公共機構主動適應綠色低碳發展要求,提前適應歐盟碳關稅等政策變化,宣傳好成都清潔能源優勢,從而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零碳券有何作用
採購相關服務可以憑券抵扣
零碳券管理辦法指出,零碳券是政府部門向開展節能減碳建設的有關企業、公共機構發放的定額電子代金券。企業、公共機構在零碳券管理平台申領零碳券后,通過零碳券管理平台採購相關服務,完成服務后再按實際補貼金額向政府部門申請兌現零碳券。
按照服務類別,零碳券分為能力建設零碳券、碳足跡認証零碳券、碳核算零碳券、碳減排挂鉤貸零碳券四類。其中:能力建設零碳券,用於支持、引導企業、公共機構參加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相關培訓。碳足跡認証零碳券,用於支持、引導企業對其生產產品開展碳足跡認証,鼓勵企業公開碳足跡報告,量化產品碳排放量並以碳標簽形式呈現。碳核算零碳券,用於支持、引導企業、公共機構盤查自身碳排放現狀,鼓勵企業編制環境信息披露報告、ESG報告或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方案、公開碳排放信息。碳減排挂鉤貸零碳券,則用於支持企業、公共機構開展有碳減排效應的生產經營活動或有關項目建設而取得的貸款,對取得金融機構碳減排挂鉤貸款的企業、公共機構進行利息補助。
據介紹,零碳券資金來源於市預算內專項資金,用於零碳券兌現等。在市級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年度規模內安排1000萬元,用於零碳券兌付,原則上每半年集中兌付1次。零碳券隻能用於抵扣指定類別的零碳服務費用,不能跨類別使用。
如何申領
通過零碳券管理平台申領
零碳券的申領對象包括:在蓉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公共機構,生產經營正常,近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企業環境信用未被評為“環保不良企業”,未被列入嚴重失信名單。申領碳減排挂鉤貸零碳券的企業、公共機構,需成功獲得金融機構碳減排挂鉤貸服務。
據了解,四種零碳券每張面額分別為:能力建設零碳券,每張面額4000元﹔碳足跡認証零碳券,每張面額3萬元﹔碳核算零碳券,每張面額2萬元﹔碳減排挂鉤貸零碳券,每張面額5萬元。每種零碳券,每個企業、公共機構每年最多申領1張,用於補貼服務費用,補貼金額不超過服務費用總額和零碳券面額。企業、公共機構在使用貸款期間,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或建設有關項目具有碳減排效應的,可以申請碳減排挂鉤貸零碳券,用於補貼貸款利息,補貼金額不超過利息總額和零碳券面額。
如何申領零碳券?零碳券管理辦法指出,企業、公共機構在零碳券管理平台注冊賬戶,通過零碳券管理平台採購零碳券支持的服務,服務機構簽署並上傳服務合同,企業、公共機構確認合同並申領零碳券。企業、公共機構所在地區(市)縣發改部門按照零碳券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對企業申領零碳券資格進行初審,市發改委確認通過后,通過零碳券管理平台向申報的企業、公共機構發放零碳券。
企業、公共機構成功申領零碳券后,可在完成零碳券支持的服務后,使用零碳券申請兌付,用於補貼企業、公共機構的服務費用。
據了解,零碳券不得買賣、贈送、轉讓等。零碳券實施過程中如與同類政策措施標准不一致的,按“取高不重復”原則執行。納入國家、省、市碳核查的重點企業核查費用由省、市財政預算保障,不得再申領碳核算類別零碳券。
同時,已享受《成都市推動外貿轉型發展支持政策》開展產品碳足跡核查的出口企業,不得再申領同類產品碳足跡認証類別零碳券。(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楊富 制圖 申娟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