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通過“8000米攀登摸底考試”

27歲教師無氧登頂海拔7546米雪山

2023年08月14日09:13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27歲教師無氧登頂海拔7546米雪山

用腳步丈量高山,用身體感觸自然,突破自我極限,攀登人生高峰。8月11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川北醫學院獲悉,該校27歲教師雷波在沒有攜帶氧氣瓶的情況下,成功登頂位於新疆阿克陶縣與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的慕士塔格峰(以下簡稱慕峰),將校旗插上海拔7546米的峰頂,並成功通過“8000米攀登摸底考試”,實現人生新的突破。

  無氧登頂 通過“8000米攀登摸底考試”

  慕峰海拔7546米,位於新疆阿克陶縣與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地處帕米爾高原東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西部。慕峰山體渾圓,狀似饅頭,常年積雪,冰川廣布,當地人稱之為“慕士塔格阿塔”。在維吾爾語中,“慕士塔格”意為“冰山”,“阿塔”意為“父親”,因此該山也被稱為“冰山之父”。它與西昆侖山脈最高峰公格爾峰(海拔7719米)、第二高峰公格爾九別(海拔7595米)三足鼎立,被並稱為“昆侖三雄”。

  作為耐力型山峰,由於慕峰海拔在8000米以下,大部分人在此嘗試無氧攀登。因登頂過程中主要挑戰高海拔缺氧導致的嚴重高原反應,以及一、二號營地之間冰裂縫可能危及生命,它被業界稱為“8000米攀登摸底考試”。

  7月29日上午8點45分,雷波成功無氧登頂,按相關規定,他將獲得“國家一級登山運動員”稱號。

  專業訓練 負荷20公斤從城區徒步凌雲山

  雷波本科畢業於西華師大體育學院,研究生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專業為登山戶外運動。“讀研時,我就有攀登慕峰的想法,想通過‘8000米攀登摸底考試’。”他說,對於登山戶外運動專業的畢業生來說,登頂慕峰似乎是一堂必修課。

  去年,雷波研究生畢業后,進入川北醫學院研究生處,成為研究生輔導員。為完成登頂慕峰的願望,在學校領導與同事們的鼓勵下,今年3月,他將登山計劃上報國家體育總局,並最終獲批。

  為完成此次登山目標,雷波制定了20周體能訓練計劃,有序完成了有氧、無氧、力量等主要訓練任務。直到出發前一周,他才停止體能訓練,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

  為了適應高原環境,5月1日,雷波帶隊前往阿壩州進行高海拔登山徒步訓練,在此之前他已積累兩座海拔5000米、兩座海拔6000米以上雪山攀登經歷。

  6月10日,天氣很熱,雷波負重20公斤,從位於南充主城區的北湖公園出發,徒步向城外的凌雲山進發,並登上山頂。往返50多公裡,花了10多個小時。“訓練中最大的挑戰是枯燥,10多個小時的負重徒步,確實是耐力和毅力的挑戰。”他曾嘗試通過多種方式打發訓練中的無聊,例如聽歌、聽歷史故事。

  雪花飛舞 成功無氧登頂7546米慕峰

  7月11日,雷波在新疆喀什與隊友會合。7月13日,他來到慕峰大本營(海拔4400米),做登山前的准備。慕峰攀登需要經歷兩次適應性拉練,在完成1次5500米、1次6300米海拔的拉練后,7月22日,雷波一行人向山頂發起挑戰,但由於山區氣候不穩定,途中遭遇惡劣極端暴雪天氣,全隊緊急下撤。

  7月26日,雷波第四次踏上征途,其間經歷了三大段跨越式的海拔提升,平均每前進1公裡耗時8個小時。

  7月29日凌晨,睡了2個小時后,最后“沖頂”時刻到來。雷波一行人啃了幾口小面包后便戴上頭燈、背上沖頂包,在雪地裡挪動腳步。他回憶說,剛出發15分鐘就遇上刮大風,手指頭由寒冷到麻木、到刺痛、到失去知覺,“整個人覺得隨時都會倒下,身體有點不受控制!”早上8點45分,雷波和4名隊友終於登上慕峰峰頂。

  回到大本營,手機有信號了,雷波第一時間將喜訊告訴了父母、學校領導和同事,大家都為他祝福。“閉上眼睛,滿眼依然是飄落的雪花。”雷波回憶說。

  從7月11日到達新疆喀什到最終成功登頂,雷波寫下了18篇日記,記錄這次登山的重要時刻,以及登山的艱難。

  雷波在日記中寫道:“你什麼都不用做,就可能變弱,走向凋零。而向上,健康,則需要你不斷地努力和付出,並且以正確的方式。”(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實習生 楊方雷 陳娟娟)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