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油炸知了”成網紅美食 記者實地探訪:

金蟬價格十年漲5倍 有捕蟬者月入數千元

2023年08月11日08:03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金蟬價格十年漲5倍 有捕蟬者月入數千元

  知了,又名蟬、金蟬,屬於半翅目蟬科昆虫。夏天走在山間小路上,耳邊“知了、知了”的鳴音此起彼伏,常有幾分“蟬噪林逾靜”的野趣。

  但今年夏天,知了“聲”起,原因令人意想不到——“油炸知了”成為網紅美食並登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知了的食用量增大,其價格也水漲船高,有的地方還掀起“組團抓蟬”的熱潮。最近,在四川西昌爾舞山,上山抓蟬的人也日漸增多,多的時候每晚可達上千人。

  連日來,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知了的種類和產地不同,價格差異也較大,目前每斤售價多在一兩百元。而與知了一同火的,還有其蛻下的殼——蟬蛻,也成為“網紅藥材”,價格多在每斤兩三百元,藥房零售價更是達到七八百元一斤。正因為如此,各地抓蟬人也越來越多,有的能月入上千元甚至幾千元。

  捕蟬

  全家老小齊出動

  上千人打電筒上山抓蟬

  四川是中國金蟬(知了)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夏天,正是蟬羽化成虫的時間,蟬的幼虫鑽出地面,等待著破殼而出。8月8日晚8時許,天色逐漸變暗,在四川西昌爾舞山,山林中開始熱鬧起來,到處可見抓蟬人。

  沿著國道公路行駛,不斷有成群結隊的人上山,男女老少紛紛出動。隻見他們一手提著塑料桶,一手拿著手電筒,穿梭在山林間,抓取破土而出的幼蟬。記者遇到前來捉蟬的張先生一家五口,跟隨他們一起進山。

  “今天下了雨,上山來捉蟬的人不多,今晚估計有幾百人,多的時候每晚有上千人。”張先生告訴記者,最近,上山捉蟬的人日漸增多,主要是附近的村民,“也有人專門從城市來,體驗兒時抓蟬的樂趣”。

  進入山林,張先生打著手電筒,仔細尋找著樹干或樹葉上的蟬,“蟬羽化的過程很快,抓到了就要放進水裡,不然就會飛走。”天色黑盡,捕蟬者分散開來,手電筒的燈光不斷晃動。遠處望去,山林間星光點點,場面十分壯觀。

  賣蟬

  每晚最多抓幾百隻

  一個月可收入幾千元

  有人抓蟬,就有人收購,而且是連夜收購。

  晚上9點過,捕蟬者帶著收獲陸續下山,來到爾舞山水廠的交易市場。記者在現場看到,不時有購買者前來,雙方討價還價,有市民一次就購買了1000多隻“嘗鮮”。當地鎮政府派出了交通勸導員疏導交通,還有交警在現場值守,確保人員安全。

  當晚,每隻金蟬的交易價在0.3∼0.5元。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在山上抓了一個小時,捕捉到500多隻金蟬。“今年金蟬剛上市的時候,可以賣七八角一隻,現在隻能賣四五角一隻。一斤差不多有200多隻,相當於每斤能賣100元。”他表示,每年抓蟬一個多月,能夠收入幾千元。

  在涼山會東縣,也有很多人抓金蟬。多名捕蟬者介紹,捕蟬不需要技巧,一兩個小時,就可以賺幾十、上百元。由於近年來金蟬價格節節攀升,便催生了一大批捕蟬者,他們前后忙碌一個多月,可帶來上千元甚至數千元的收入。

  “今年價格漲了不少,並不便宜。”收購商李先生告訴記者,以前吃蟬的人少,賣過幾塊錢一斤,“現在吃的人多了,價格與10年前相比,起碼翻了5倍。”他表示,這些蟬一部分賣給了當地市民或餐廳,還有的遠銷到了外地。

  金蟬

  “油炸知了”熱銷

  有電商月銷超2萬單

  記者了解到,蟬(知了)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許多地區都有食用金蟬的習慣,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尤為盛行,最普遍的食用方法為“油炸金蟬”。

  由於生長階段的不同,食客們還將其分為金蟬、白蟬和黑蟬,金蟬就是知了從地下爬出還未脫殼時期,剛剛脫殼的為白蟬,黑蟬則是由白蟬生長而來。

  8月9日,記者在多家電商平台查詢發現,賣金蟬的商家很多,有的賣價一隻不到1元,也有的賣到了1元多一隻,每斤售價多在一兩百元。有電商賣家稱,現在吃金蟬的人比較多,月銷量超過2萬單。“有的地方食用需求大,可能價格比較高。”

  記者採訪全國多地的金蟬收購商發現,由於品種、產地不同,金蟬價格的差異較大,各地價格逐年走高。比如山東濰坊,今年單隻賣到了1元多,比去年同期上漲20%左右﹔在浙江杭州,金蟬單隻價格在1∼1.5元,白蟬單隻價格2∼3元﹔在安徽亳州,金蟬單隻價格為0.8∼1.2元。

  據《揚子晚報》報道,在“金蟬小鎮”徐州沛縣鹿樓鎮,有收購商一晚上花40多萬元買了兩噸金蟬。同時,有金蟬養殖合作社一年可以賣掉近2000萬根金蟬卵枝,有養殖戶靠賣蟬苗年賺百萬。另據山東媒體報道,濟南章丘辛豐村300多戶村民養蟬,村子每年金蟬的交易額能達到400多萬元。

  蟬蛻

  價格已創歷史新高

  十年間漲了四五倍

  與知了一同火的,還有其蛻下的殼——蟬蛻,成為“網紅藥材”。

  公開數據顯示,蟬蛻的價格逐年攀高,目前藥材市場中的價格每斤在兩三百元,而一些連鎖大藥房的售價高達800元一斤。河南一名蟬蛻收購商表示,十年間,蟬蛻統貨價格漲了四五倍,價格已經創歷史新高。

  蟬蛻價格飛漲,也與大量的蟬被食用有關。藥材商劉洋告訴記者,近年來,各地抓捕蟬做餐飲的現象普遍,野生蟬資源有日益減少趨勢。另外,今年受氣候影響,有的產地降水量較大,不利於蟬幼虫存活,產量下降。“蟬和蟬蛻的供應量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導致價格不斷上漲。”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蟬蛻價格高漲,也存在資本炒作的嫌疑。“原來每公斤價格才70多元,現在漲到了400多元,高昂的價格逐漸超出其價值。”

  多地捕蟬者向記者表示,前幾年,一個人每晚可以捉幾百隻,現在捉蟬的人多了,有時一晚隻能捉幾十上百隻,“每晚,一棵樹都可能被尋找好幾遍,確實沒有以前容易抓了。”

  蟬越來越難捉,也引發一些人的擔憂,以后山裡的蟬會不會消失?

  專家

  金蟬不屬保護物種 四類人不宜食蟬

  8月9日,成都華希昆虫博物館館長趙力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市場上售賣的多為金蟬,不屬於國家保護的物種,所以捕捉並不違法。“一般來說,在一片森林裡抓蟬,對生態環境影響微乎其微,因為蟬的繁殖能力很強,每年出現的數量巨大,人為地抓一些,影響不大。”

  “蟬是一種害虫,它是靠吸吮植物汁液存活。”趙力介紹,中國人歷來有吃蟬的傳統,很多古籍中都有記載。此外,山裡的蟬沒有污染,可食用,但不建議對城市綠化帶的蟬進行大規模捕捉,“也有很多人喜歡蟬鳴,覺得是自然的天籟之聲,增添了城市夏日的樂趣。”

  趙力說,蟬確實很美味,但吃多了可能出現昆虫蛋白質過敏。“前段時間,我在雲南品嘗了一些,幾個小時后就出現了過敏現象。”

  醫生表示,金蟬中異性蛋白含量較大,容易引起過敏,不建議過敏體質者貿然食用。近日,杭州市衛健委發文稱過敏體質者、腎病患者、痛風患者、肝病患者這四類人不宜食用“知了”美食,而普通人每天食用最好不要超過5∼8個,食用過多很有可能引起身體不適。(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