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浙江“千萬工程”,四川可以學什麼?

2023年08月09日07:33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浙江“千萬工程”,四川可以學什麼?

  日前,中央財辦等部門印發《關於有力有序有效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指導意見》,對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作出專門部署。

  四川是浙江的協作省份,借力浙川東西部協作,浙江“千萬工程”在四川已有一些探索。新一輪東西部協作以來,浙川兩省在68個結對幫扶縣持續推進產業發展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游統籌發展,增強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建設了125個鄉村振興示范點。

  浙江“千萬工程”,四川可以進一步學什麼?

  他們說

  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要構建以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為龍頭,村庄布局規劃、中心村建設規劃、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為基礎的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體系,並強化規劃剛性約束和執行力。

  立足我省鄉村發展基礎各不相同、農村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實際,將依據鄉村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和治理水平等現狀,科學分類、分級創建,梯次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學習浙江要學其精髓,堅持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四川鄉村發展需要動員外部要素有效進入,財政、金融、社會資本,多元主體相互交織,但依然要突出農民主體,共建共享是基本原則。

  看基礎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成效,浙川協作有探索

  美田彌望、白牆黛瓦、林盤環繞……走進成都崇州市白頭鎮五星村,一幅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7月24日—25日,來自全省21個市(州)和88個脫貧縣(市、區)的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走進崇州,學習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先進經驗,崇州鄉村如畫的人居環境讓與會者紛紛贊嘆。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浙江“千萬工程”的“先手棋”。與此同時,四川也有基礎。

  早在2018年,四川就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瞄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處理、村庄清潔、廁所革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五大方向進行整治提升。2021年,全省又全面啟動“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行動,開展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目前,全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1%,行政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分別達到65.6%、98%以上。

  以鄉村旅游為主的“美麗經濟”是“千萬工程”的另一成果。四川是中國農家樂的發源地,已有鄉村旅游景點1363處,其中國家A級旅游景區462處,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55個、省級村鎮320個,天府旅游名鎮60個、名村60個。

  “可以說,學習浙江‘千萬工程’,四川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游發展上都有不錯的基礎。”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借力浙川東西部協作,“千萬工程”在四川結對幫扶縣鄉村也有探索。

  “這兩年,日波村從亂石河灘遍布,到河岸整治一新,整個村子大變樣。”2021年,浙江省溫州樂清市與阿壩州理縣結對后,浙江援川干部,挂職理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朱小恭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小切口,改善日波村基礎設施,助力產業發展。寬闊的環村濱河路,新寨門、景觀小品、亭子、休閑廊架等一眾打卡點特色鮮明,兩年時間,日波村已經成為理縣新的旅游地標。

  不隻日波村。在瀘州市古藺縣鳳凰村,青田駐古藺幫扶工作隊引入浙江省青田縣“稻魚共生”模式,制定了“三改一美化一提升”實施方案,村裡290戶農戶房屋“一戶一方案”,塑造了山水林田湖一體相融的鄉村格局。

  看差距

  鄉村經濟、城鄉要素流動有待提升

  “沒想到可以這樣盤活農村閑置房屋。”6月,廣元市鄉村振興局總會計師王浩宇在浙江參加鄉村治理培訓班時,對象山縣深化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深有感觸。

  在當地改革推動下,象山縣石浦鎮沙塘灣村八成農村閑置房屋已上網流轉,吸引浙旅投、開元集團、橡樹緣等知名旅游企業投資,已在村內打造14家民宿。

  “與浙江相比,我省在鄉村五大振興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坦言。

  “缺人才。”浙江援川干部,挂職儀隴縣政府辦副主任的鄭祥聰介紹,浙江鄉村已成為游客、鄉賢、青年等生活的新場域,但川東北大部分農村還缺少致富帶頭人。

  寧波市江北區駐越西幫扶工作隊投入2000多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打造中所鎮陶家營。從基礎設施到文化挖掘,幫助當地全方位“變臉”——危舊房及管網改造提升村容村貌“顏值”,流轉土地170多畝辟桃園建研學基地,推進移風易俗打造數字家風館,引入“村風十裡”旅游企業推出兵營體驗游等。

  “需要改革賦能,促進城鄉要素流動。”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四川鄉村振興戰略研究智庫首席專家郭曉鳴表示,浙江把“千萬工程”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龍頭工程”,不斷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使城鄉關系發生深刻變革。

  “不少地方鄉村建設尚未做到由點及面、連線成片,工作推進機制、協同推進觀念、統籌協調手段都有待加強。”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看發力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級創建梯次推進

  “今天,石椅村發展規劃方案通過了。”8月3日,浙江援川干部,挂職北川縣委常委、副縣長的陳雪良向記者介紹,幫扶工作隊請來浙江鄉村振興專家,科學編制石椅村及周邊村“多規合一”的實用性片區村庄規劃,逐步構建“一村示范、百村借鑒、千村互動”的新格局。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施策,是浙江推進“千萬工程”的原則。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克俊表示,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要構建以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為龍頭,村庄布局規劃、中心村建設規劃、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為基礎的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體系,並強化規劃剛性約束和執行力。

  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立足我省鄉村發展基礎各不相同、農村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實際,將依據鄉村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和治理水平等現狀,科學分類、分級創建,梯次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去年12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重點任務第一條就提出扎實推進鄉村國土空間規劃。今年4月,我省確定了6個縣(區)開展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試點,21個縣(市、區)開展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建設標准試點,構建以國土空間規劃為龍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規劃、村級規劃等為基礎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規劃體系。

  針對脫貧地區,將開展特色優勢產業全鏈條發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示范區創建試點,探索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模式和路徑。“我們將在脫貧地區開展一次深度調研,摸清鄉村現狀、發展基礎、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對策建議。”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學習浙江要學其精髓,堅持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郭曉鳴表示,四川鄉村發展需要動員外部要素有效進入,財政、金融、社會資本,多元主體相互交織,但依然要突出農民主體,共建共享是基本原則。

  借鑒杭州市余杭區小古城村“樟樹下議事”的做法,杭州余杭駐蒼溪幫扶工作隊結合蒼溪筍子溝村實際,建立“柑橘園議事”模式,大事小事實現問計於民、問需於民。“今年以來,我們已經開了15次會議,村上發展大家敞開了說,解決了村裡一老一小共同發展的不少問題。”筍子溝村黨支部書記張桂華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燕巧)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