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大運日記 | 他們是如何把“意見簿”變成“感恩簿”的?

羅昱
2023年08月07日10:5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巴西媒體聯絡官的自畫像。人民網 羅昱攝
巴西媒體聯絡官的自畫像。人民網 羅昱攝

隨著8月6日晚男雙比賽的結束,成都大運會羽毛球賽事隻剩下最后一天。

成都雙流體育中心體育館包攬了大運會全部的羽毛球賽事,也許是緣分,這是我來“打卡”次數最多的球館。或許因為大運會我的第一個採訪在這裡完成,或許是因為我家就住雙流,我總對這裡有莫名的親切感。

當得知這裡的200余名志願者全部來自西南民族大學時,緣分感就更真切了。前些年自己練長跑,每天都會從小區出發到西南民大去圍著校園跑幾圈,這條路線持續了好幾年。這些志願者,有的剛剛大一,有的已經是研究生﹔有的家鄉在省外,有的就是土生土長成都人。

楊晨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志願者,開幕式前一天來採訪,就是她領我去的文創店。每逢寒暑假就回老家寧夏的小楊這次因為大運會留了下來。她每天不僅要負責及時更新白板信息,包括賽程、班車時刻表等,有時還會充當失物招領專員。羽毛球比賽多,記者的東西落得也多,但不論是耳機還是鏡頭蓋,楊晨都能一一“變”回來,常被同學們夸為“百寶箱”。

“充實又快樂!”這是楊晨對自己工作的評價。跟志願者聊天,特別有意思。比如混合採訪區的志願者趙盟萌,“剛來的時候主管會經常提醒我與人交流是要看著對方眼睛。其實這個問題家裡人也說過我,但我沒在意,現在才覺得這是個問題。果然,主管說一次比媽媽說無數次效果還好。”我還跟她開玩笑說,這就是“社會教做人”。

這些志願者都是犧牲了假期和家人團聚的機會,但她們都說自己很幸運能夠服務大運會,並從中學習、從中經歷。她們感動於海內外媒體老師們的禮儀,感恩於日行20000步收獲勞動價值,幸福於“代表中國”的使命感……在人生長河裡,這個夏天很短暫,但這一定會讓她們終生難忘。我們這些“訪客”一直被這群“小青椒”的陽光和自信感動著,她們值得更好的未來。

羽毛球館對媒體的貼心程度也是這裡人氣旺的原因之一。我認為最貼心的有兩點:

第一是預約採訪模式——

媒體主管陳雪說,有些記者一天要跑好幾個館,如果直接過來,必然會有採訪對象不在或者不接受採訪的風險。“如果提前一天給我們電話或者微信預約,那採訪表填寫、預約流程均由這兒的工作人員代理完成並反饋實際信息。他們隻要按時來就行!”

第二是賽場點對點接送——

記得第一次來採訪完杜玥已經是當天16時20分左右,我們還要在17時前趕到高新體育中心去採訪乒乓球選手。如果是照官方提供的線路,必須坐大巴車回到東安湖主媒體中心,再換乘大巴車到高新體育中心,這一折騰起碼得接近2個小時。還好,羽毛球館說已經為我們安排了賽場點對點接送服務,直達目的地。“這裡還能這樣賽場之間送啊?”連同事都很吃驚,忍不住反問了一句。沒錯,這些細節確實很貼心很實用,妥妥的“加分項”。

媒體工作間資訊台上有一個筆記本,原本是作為意見簿,讓記者們走之前寫下對這裡的工作意見。翻開后,這哪兒是意見簿?明明就是“感恩簿”。最醒目的就是第一頁一個巴西媒體聯絡官的卡通自畫像,不會英語也沒有翻譯的他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感謝。筆記本裡硬是沒看到一條意見,全部是感謝,留言的有來自國內的媒體,也有來自巴西、日本、馬來西亞等海外的媒體。“在這裡工作非常幸運!”“我們對你們所做的一切很感激。”看來英雄所見略同,不是隻有我一個人對這裡好感爆棚。

想想四五點鐘就要起床,常常接近凌晨才回宿舍的志願者們,想想為了方便媒體絞盡腦汁的創新辦法,其實就是成都乃至中國對大運會、對世界的態度,就像志願者汪靜怡同學說的一樣:“不能因為我一個人的怠慢影響大家對成都和中國的印象,‘祖國利益大於一切’這句話,如今真正站在這個崗位上,才明白了它的意義!”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