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這一建橋技術緣何全國推廣

2023年07月19日08:5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四川這一建橋技術緣何全國推廣

“四川橋”又揚名了。日前《現代橋梁建設》特種郵票發行,由四川交通設計機構主持設計的平南三橋入選,彰顯了川企在鋼管混凝土拱橋專業領域的設計水平。

無獨有偶,在最新發布的《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四批)》中,來自四川的“20米—60米跨度鋼管混凝土桁梁橋技術”入選,是全國交通運輸行業唯一入選項目。

四川的鋼管混凝土橋梁技術,緣何走在全國前列?

誕生於四川,填補行業空白

此次發行的《現代橋梁建設》特種郵票1套3枚、小型張1枚,平南三橋是入選的4座橋梁中唯一的一座拱橋。

平南三橋位於廣西貴港市平南縣,由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公路設計院公司”)與廣西交通設計集團聯合設計。設計之初,曾有過斜拉橋、懸索橋等不同橋型考量,經多方比較,鋼管混凝土拱橋因造價低、剛度大、后期維護費用少中選,並最終確定建設方案——主橋為跨徑575米的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

2020年底,平南三橋建成通車,超越同為四川公路設計院公司設計的合江長江一橋(主跨530米)等同類型橋梁,成為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跨徑拱橋。

鋼管混凝土拱橋領域屢現四川身影,是因為它誕生於四川。西部山區地形地質復雜、地震烈度高,交通建設運輸能力差、難度大,為破解建設難題,四川公路設計院公司自主研發了鋼管混凝土拱橋,填補行業空白,實現了高墩大跨橋梁輕型化、無支架建造等目標。

1991年,世界首座鋼管混凝土拱橋四川旺蒼大橋建成,30余年來,四川橋梁專家不斷創新和積累鋼管混凝土拱橋核心技術,鋼管混凝土拱橋的世界最大跨徑也不斷刷新。2019年,合江長江一橋斬獲橋梁界“諾貝爾獎”,標志著我國鋼管混凝土拱橋技術被世界認可,達到頂尖水平。

低碳節能,建橋更安全高效

隨著這一建橋技術的普及,綠色、低碳等優勢也逐漸凸顯。

生態環境部最新印發的《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四批)》,公布了6類35項低碳技術,四川公路設計院公司推薦的“20米—60米跨度鋼管混凝土桁梁橋技術”入選,成為全國交通運輸行業唯一入選項目。

現代公路建設中,橋梁佔路線比例達40%以上,其中,中小跨徑橋梁佔橋梁比例高達90%以上。傳統的20米—60米中小跨徑橋梁中,混凝土橋梁自重大、水泥砂石用量多、耗能高、抗震性能差,鋼結構橋梁用鋼量大、碳排放量高、山區地形條件下安裝困難,“而鋼管混凝土技術減少了耗材,降低了能源消耗,承載能力還提高了。”全國知名橋梁專家、四川公路設計院公司總工程師牟廷敏介紹,數據顯示,鋼管混凝土構件抗壓承載能力提高約2.2倍、抗拉承載能力提高約1.8倍,採用相同材料,橋梁安全系數可以提高3.74倍。

此外,“20米—60米跨度鋼管混凝土桁梁橋技術”還包含了設計體系、制造工藝、安裝設備等成套技術,在山區復雜建設環境中,可以工廠化、預制化、少人化,現場快捷安裝,確保了建設的安全和質量。雅西高速干海子大橋、汶馬高速克枯大橋、久馬高速紅原大橋等均應用了這一技術,已實現碳減排約7.4萬噸。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眉靈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