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數字賦能 機制創新

新津推進全周期高質量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王凡
2023年07月13日11:1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成都新津以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為契機,圍繞構建全周期高質量健康服務體系,積極探索智慧健康服務新模式,讓醫改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完善醫院管理體制,提高機構運行效率。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推行院長任期目標制、年薪制,建立委派總會計師制度,推進業務收入預算結構調整,落實經濟運營管理自主權。持續強化與大型三甲醫院醫聯體協作,積極引入先進管理理念和醫療技術,針對區外就診患者疾病譜,加強重點專科建設。2022年,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佔比達到34.12%,較2019年提升2.04個百分點,全部實現年度收支平衡﹔統籌中央省市區級財政補助400余萬用於重點專科建設,3家醫院成功晉級為三級乙等醫院。

革新人力資源管理,激發醫院發展活力。持續完善“編制+員額”人員管理,建立“區管院用”制度,落實“兩個允許”要求,科學配置人力資源,合理管控人力成本。出台《引進培育津英衛生人才實施辦法》,制定5類高層次衛生人才引進政策,加大適用型人才引進力度,給予引進人才每人最高108萬元的補助。2022年,全區引進1名心腦血管專家、2名醫學博士,實現醫學博士引進“零”突破。

落實政府辦醫職責,健全財政激勵機制。累計投入6.05億元遷建區中醫院和區婦保院,投入12.7億元遷建區人民醫院。量化細化公立醫院重點專科、兒科和產科能力、人才引進等財政補助政策,每年列入年度經常性財政預算500萬元。落實藥械集中帶量採購,2021—2022年度集採藥品實際採購超過合同量88%,返還集採藥品資金215萬元。推進按病組分值付費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自2020年以來,全區醫療機構獲得正向激勵資金1000余萬元。

推動城鄉服務均衡化,重塑全周期健康新格局

以醫共體建設為“著力點”,深入實施“一體管理”。結合全區行政規劃,建立東部、西部2個緊密型醫共體,打造“雙核發展”的區域醫療格局。構建醫共體管委會、醫共體管理中心、醫院、衛生院(社區)“1+2+2+X”的一體化管理構架,打造“集中統一”的醫共體管理體系。區衛健局主動下放基層醫療機構院長薪酬考核權、資金分配權、人事招聘權,增強醫共體內生動力,打造“三級聯動”的運行體系。

以信息化開發為“支撐點”,全面拓展“線上服務”。建立醫共體信息管理平台,打造6個資源共享中心和5個業務協作系統,實行醫療機構運營常態監管、動態分析,推動衛生數據區域互通共享。搭建微信公眾號、醫院官網、互聯網醫院多維度服務網絡,建成2個互聯網醫院,探索實施智能導診、AI輔助診療、智慧病區、移動醫護等智慧功能,研發床旁交互系統,實現線上分時段就診、全流程聚合支付等8大特色服務,改善群眾服務體驗。

以差異化發展為“突破點”,重點關注“一老一小”。以“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為契機,引導醫療機構向“小專科集群”和養老、康復等分院差異化發展,打造婦兒聯盟、醫養中心、兒童早期發展中心、心理健康管理中心“一聯盟三中心”,補齊衛生健康全周期服務短板。

推動健康供給多樣化,營造高品質服務新場景

搭建醫防融合“連接橋”,前移健康管理關口。成立醫共體健康管理中心,負責統籌公共衛生、家醫簽約和健康管理等工作,完善門診、住院、體檢等群眾健康管理。研發 GDS慢病管理系統,創新“全科+專科、省市+區鎮(街)、家醫+助理” 組合簽約模式,實施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紅黃藍灰四色健康管理,全區家醫簽約服務覆蓋率為42.07%,重點人群簽約率83.73%,殘疾人群簽約率94.96%。

彈好微網融合“協奏曲”,延伸健康服務觸角。 以村(社區)公共衛生委員會為平台,依托新津“報表通”,聚焦“健康賦能”與“進網入格”,實行家醫簽約服務、微網格員服務、公共衛生服務“三結合”,推進全區54個家醫團隊與2790個村(社區)網格協作協同,建立“網格發現、家醫報到、識別干預、及時轉診”平戰結合的健康管理網絡,延伸健康服務到微網實格,實現健康管理向精細化、精准化、自主化轉變。

描繪三生融合“新畫卷”,塑造健康生活典范。圍繞“生產、生活、生態”未來健康新場景,將健康全面融入未來公園社區,創新“健康新津”與“津津通”一鍵通企業服務。同時,充分運用“互聯網+研學”商業模式,依托區域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將健康理念嵌入自然資源和文化古跡,打造“月光寶荷”研學基地,將中醫藥文化、合理膳食、健康運動、急救診療、心理疏導等內容生動融入,推動健康生活與美麗鄉村和諧共生。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