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青山有人管 綠樹有人護

——雅安市推行林長制工作見成效

2023年07月11日15:14 |
小字號

仲夏時節,雅州大地生機盎然,綠意正濃。

森林,在自然生態中意義不凡,守護森林是雅安厚植生態本底、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題中應有之義。從2021年起,雅安市全面推行林長制,讓雅安青山有人管,綠樹有人護。

林長制規范樹木管理

“現在大家種樹砍樹都有計劃了,對林業部門的指導也更認可了。”談起村民近年來的變化,雨城區晏場鎮大裡村副書記周相明想起的第一件事就是伐木。

大裡村是一個典型的林業村,全村森林覆蓋率96%。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林地。“以前種樹是沒人幫忙規劃的,想怎麼種就怎麼種,遠遠看著滿山綠,走進樹林才發現這些樹生長情況並不一定好。”周相明說。

林地多是優勢,但要怎樣才能將林地的優勢真正發揮出來?林長制工作鋪開后,大裡村根據自身情況,成立“村級林長工作室”,由村級林長擔任“室長”,村“兩委”班子為成員,制定林長工作室職責、細化“室長”履職流程和任務。

工作室設立后,大裡村將“村域”與“林域”管理結合,劃分村級林長制責任區,全面巡查亂砍濫伐、野外用火、森林病虫害監測、違規使用林地等各類行為,形成自下而上的森林資源治理“最小單元”作戰體系。

有了林長,有了工作室,村裡涉及林業的方方面面都成為村委會會議上討論安排的問題。大裡村由此還摸索出了“大裡村村級林長制1344工作模式”,即“1個村級林長工作室”帶領“3支隊伍”,推行“4個1工作方法”,做實“四綠”文章 。

其中,“3支隊伍”分別為黨員志願巡護隊、群眾志願宣傳隊、林業產業服務隊。他們採取問、巡、宣、查、幫、督“六管齊下”的工作措施,嚴格開展森林資源管護等工作。

“我們的林地雖然多,但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林木種植技術及政策。現在有了林業生產服務隊定期到造林戶、種植戶、加工戶中傳授林業生產要領,面對面講解發展林業產業的機遇和前景,讓群眾對各項產業政策和技術規程心中有數。”周相明說。

有了“4個1工作方法”,大裡村實現了“一村一規劃”“一村一台賬”“一村一項目庫”“一村一經營主體”。村裡林業發展目標、建設內容及進度安排有了中、長期規劃﹔林業相關問題有了統一台賬對照落實整改﹔圍繞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林業產業發展、鄉村綠化美化等,組建起村級項目庫﹔村裡還成立了林業產業公司,形成以村集體為經營主體,統籌轄區林業資源發展和轉化,促進林業資源多元化可持續發展。

大裡村的變化,雨城區林業局工作人員感受最深刻。

“林長制讓大裡村‘兩委’更加重視林業發展,給村民宣傳了更多有利於林業發展的科學理念。有了‘指揮棒’,林業部門的各項政策落地更實了,也更快了。”雨城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周平說。

三長“同台”合力護林

翻開寶興縣大溪鄉煙溪口村村級林長巡林記錄表,上面詳細記錄了巡林的日期、時段、天氣、責任區域、巡林地點、基本情況、發現的問題等內容。

煙溪口村是大溪鄉萬畝黃柏立體現代產業園區核心區。目前,大溪鄉黃柏種植規模達3萬畝,總價值約6億元,由此帶動600余戶村民實現可持續增收。

“今年黃柏價格不錯,大家干得正起勁。”順著煙溪口村黨支部書記陳先明手指的方向看過去,不少村民正忙著剝黃柏皮。“這段時間正值黃柏收割期,在林地裡面干活的人多,我們每天都要去提醒他們注意森林防滅火,不要在林子裡做飯。”陳先明說。

“作為林長,有沒有擔心過管不住村民,出現村民故意違規用火的情況呢?”面對這樣一個問題,陳先明搖搖頭說:“大家的意識都提高了,不會故意這樣做。再說,真要遇到破壞林地的行為,我們還有警長呢!”

原來,寶興縣在推行林長制過程中,將林長制工作與正火熱進行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相結合,全縣推行林長制“林長+園長+警長”工作模式。其中,集體林區域“林長+園長+警長”由鄉級林長、大熊貓國家公園林區園長、林區警長(當地派出所所長)構成﹔國有林區域“林長+園長+警長”由國有林經營單位林長、大熊貓國家公園林區園長、林區警長(當地派出所所長)構成。

依托“林長+園長+警長”工作機制,寶興縣在全國率先設立生態環境保護法治保障中心、大熊貓國家公園法治服務中心,建成“一站式”“集成式”法務區和東河、西河、靈關片區“三大法務中心”,切實解決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難題。

“森林安全了,我們才更有心思去好好經營森林。”陳先明說,煙溪口村的黃柏已具規模,去年更是幫助村裡實現人均收入3萬余元。目前村裡正在探索林下種植養殖技術,相信這片林能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近年來,群眾保護森林的意識逐漸增強,寶興縣林業案件發生量呈現下降趨勢。據統計,2022年1月至今,寶興縣立案林草行政案件僅26起。“林長+園長+警長”工作機制運行以來,寶興縣建立起了信息共享、行刑銜接、聯合執法等協作機制,通過加強聯動配合,構建起“責任明晰、協同高效、打防結合、治理有力”的森林資源保護新格局。

山林常綠發展常新

“老張,准備去林地哇?不要帶火進去哦!”

“曉得,曉得。”

兩句招呼聲,打破了山林間的寧靜。滎經縣龍蒼溝鎮發展村村委會副主任胡太彬開始了新一天的巡林工作。

“森林防滅火、野生動植物保護、禁止亂砍濫伐……要講的東西多著嘞。”一邊走,胡太彬一邊說,“這林子裡面有竹筍,有三七,有重樓,還有人在裡面養蜜蜂,我們都靠著這片森林養活,可不能被破壞了。”

滎經縣龍蒼溝鎮發展村位於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高達80%的森林覆蓋率讓其成為眾多動植物棲息的樂園。由於緊挨著龍蒼溝景區,氣候宜人的發展村成為外地游客喜愛的避暑地之一。

游客看重的,正是發展村的綠水青山,發展村由此走上了林旅融合的道路。

“其實以前我們村靠的是煤礦和木頭,2009年停止森林採伐,2012年關閉煤礦,我們全村人都失業了。”胡太彬說。

村子不能這樣沒落下去。得益於旅游業的發展,一些到龍蒼溝旅游的游客想在發展村裡住宿,村裡隨即鼓勵大家改造自己的房間來開旅館。漸漸地,發展村又恢復了活力。

在胡太彬看來,發展村村民和森林之間的故事是一個保護森林得到實惠、實惠促進繼續保護森林、獲得更大發展的故事。

“客人喜歡鳥叫,覺得親近自然,大家慢慢就不再打鳥,甚至在家門前種樹,吸引鳥來。誰家鳥多,誰家游客也就多。”胡太彬舉例說。

每到夏季,發展村裡總能看見愜意避暑的游客。2022年,民宿為發展村帶來了1800多萬元的純收入,今年在暑假來臨前,發展村的民宿已經有大半被游客預訂。

“氧吧驛站”是發展村最早的旅館之一。去年剛翻新過的“氧吧驛站”已經從鄉村小旅館變成了時下最受游客青睞的民宿。“客人的需求在不斷變化,我們也在游客建議下不斷升級改造,現在我們村裡已經從最開始的8家旅館變成了64家民宿。”胡太彬說。

旅游一業興帶動村裡百業興。游客們來到發展村,村裡的土特產、野生蔬菜、蜂蜜等原生態產品銷路走俏。發展村瞄准機遇,以當地資源參與入股分紅的方式與旅游公司開展合作,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同時,發展村還動員群眾發展林間種植,通過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效益。

“過去老話說靠山吃山,我們現在也是在靠山吃山。但是,我們不再無止境、無序地向森林索取。”巡林路上,胡太彬又和偶遇的村民講起“發展經”。

(雅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魯妮娜)

來源:雅安日報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