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新模式助力人工智能落地應用

算法做“減法” 應用做“加法”(創新故事)

本報記者 趙永新
2023年07月10日07: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新藥研發風險大、周期長、成本高,如何在海量的化學分子中快速找到適合成藥的分子結構,是長期以來困擾科研人員的難題。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冰教授團隊在研發抗菌藥“肉桂酰菌素”的過程中,不僅研發周期大幅縮短,研發成本也降低了70%左右。原來,通過引入華為雲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共同訓練的“盤古”藥物分子大模型,劉冰團隊實現了針對小分子藥物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輔助藥物設計,不僅減少了小分子化合物篩選的計算量,還通過篩選后的小分子化合物進行定向優化,降低了新藥可能產生的毒副作用。

  當前,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改變著許多領域的科研范式和模式。“預訓練大模型在大量圖像、文本等數據的基礎上將數據中蘊含的知識‘提取’出來,存儲在具有大量參數的神經網絡模型中。遇到特定任務時,隻需調用規范化的流程,就能釋放預訓練大模型的能力,並且與行業經驗結合,解決實際業務問題。”華為雲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介紹。

  “傳統人工智能算法落地存在‘碎片化’問題,往往要針對不同場景獨立完成模型選擇、數據處理、模型優化、模型迭代等一系列開發環節。不同領域的數據差異巨大、微調技巧也有所不同,無法積累通用知識,開發效率也比較低。”田奇介紹,為解決這一難題,華為雲“盤古”研發團隊以預訓練大模型為基礎,通過結合行業知識,找到了一種“工業化開發”新模式,助力人工智能在多個行業落地應用。

  據田奇介紹,“盤古”大模型有3層架構,在不同層面構建不同的能力。“最底層的是基礎模型,要做好海量基礎知識的學習,相當於‘讀萬卷書’﹔在此之上,針對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場景,進行專項知識和經驗的訓練,打造好用、易用的行業模型和場景模型,相當於‘行萬裡路’。”

  “盤古”大模型的定位,是為各行各業賦能:各行各業的開發者隻需在“雲”上找到自己所需的模型,然后針對行業場景進行“小數據”微調,即可獲得滿足使用需求的模型。目前,華為雲已在各行業落地人工智能創新項目超過1000個,陸續推出了礦山、藥物分子、氣象、制造等大模型,為產業提供先進的算法和解決方案。

  以煤礦領域為例,“盤古”礦山大模型已覆蓋採、掘、機、運、通、洗、選等環節的1000多個細分場景,有效提升了井下巡檢效率。目前,這項技術已在山東能源集團的七大業務系統、21個業務場景落地應用。

  如何讓人工智能大模型真正賦能千行百業?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認為,發展人工智能關鍵是要腳踏實地、做深向實,真正為行業和科技創新服務,助力產業升級。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要深入思考大模型的應用方向,將大模型切實投入城市發展、生物醫藥、工業制造、科學研究等領域,為產業轉型升級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10日 19 版)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