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青川:9.6萬蜂群進入釀蜜期 “甜蜜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翠色的山林從山頂流淌到谷底,直至淹沒褐色的岩石,位於廣元市青川縣青溪鎮轄區的大熊貓公園唐家河片區,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甜蜜”的致富產業。
唐家河蜂蜜,是青川縣的著名特產。青溪鎮,青川縣中蜂產業發展的重點鄉鎮,按照全產業鏈思路,全鎮持續助推中蜂產業高效發展。這裡釀造的蜂蜜,風味獨特、野味濃郁,具有異樣的可口甘甜。
時下,正值釀蜜時節,蜂農也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
借地養蜂 帶動集體經濟增收
7月4日9時許,在位於唐家河水池坪天然林保護站附近的金橋村養蜂基地內,蜂鳴陣陣。放眼望去,隻見一排排蜂箱在樹林下整齊擺放,成群的蜜蜂圍繞著蜂箱飛舞。
今年52歲的蜂農陳兆秀穿戴好面罩、長衣褲以及手套后,打開蜂箱取出蜂巢,用刀割下蜂蠟,放置搖蜜機內。一會兒,半桶甜蜜的蜂蜜就搖制出來,再用一層紗布進行過濾,就得到最后的蜂糖。蜂糖色澤金黃,用瓢盛起倒下的時候,顯得十分黏稠,還能聞到淡淡的花香。
“唐家河自然生態環境美,蜜源豐富,有野生藥材黨參、天麻、杜仲和椴樹等300余種蜜源植物,野外放養蜜蜂釀制而成的蜂蜜,風味獨特、香味濃郁。”青溪鎮金橋村黨支部書記李朝陽說,唐家河無村民居住、無農作物生產、無任何工農業污染,林區蜜源植物非常豐富,面積大、種類多,是大自然賜予的發展中蜂產業的寶地。
為帶動保護區周邊群眾致富增收,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為保護區周邊村落免費提供養蜂場,金橋村就是受益村落之一。
“2017年開始,我們村就在保護區內借用蜂場養蜂,由村集體經濟合作聯社投資經營。”李朝陽介紹,截至目前,金橋村在唐家河發展中蜂共700余箱,年可產蜜7000余斤,綜合產值達40萬元,有力地壯大了該村集體經濟收益。
規模養殖 困難黨員實現致富
在青溪鎮,中蜂養殖不僅給村集體經濟帶來了收益,還帶動了當地一批養殖大戶致富增收,今年48歲的賈友福一家就是其中之一。靠著中蜂養蜂產業,賈友富供養了一名大學生,還走上了富裕路。
每天早飯過后,賈友富就騎著三輪車帶著妻子到養蜂基地走走,查看蜜蜂出群,檢查蜂群及進蜜情況。成群的蜜蜂嗡嗡飛舞,賈友富習以為常,任憑蜜蜂爬滿手臂。他高興地說:“現在的好日子,都得益於這一群小蜜蜂。”
2015年,賈友富患腦瘤,先后多次手術,需長期服藥和定期常規檢查。因他的患病,這個家庭失去主要勞動力,高昂的醫療費用更是讓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在病情穩定后,賈友富不等不靠,積極聯系落衣溝村干部幫忙協調,在唐家河內養殖中蜂。
“手術后,我不能干體力活,我就想到了養殖中蜂。”賈友富說,他出生在養蜂世家,很小的時候就會採蜜,但以前養蜂經濟效益較低,以至於他家養蜂產業一直沒有形成規模。現在蜜蜂養殖成了朝陽產業,大病初愈后,他就想到了壯大養蜂產業。
2015年下半年,賈友富開始大規模養殖中蜂。截至目前,他分別在落衣溝村、唐家河內建立了2個蜂場,養殖中蜂320箱,年可產蜜3000余斤,年收入達15萬元以上。
規范管理 將“小蜜蜂”發展成大產業
“包裝採用蜂蜜的黃色做點綴,新增熊貓元素,給人帶來愉快、溫暖、充滿希望和活力的視覺感受同時,還凸顯地域特色。”“蜂蜜採收應在主要蜜源植物的流蜜期的晴天進行。蜂箱內子脾上貯蜜區蜂蜜95%封蓋時,即可取蜜。”今年5月下旬舉行的唐家河蜂蜜新品包裝和標准發布會,發布了唐家河蜂蜜新品包裝及《唐家河蜂蜜生產技術規范》《唐家河蜂蜜質量標准》,將青川縣中蜂養殖產業規范化管理又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青川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縣把中蜂產業作為全縣“2+3+3”農業特色產業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實現蜂農持續增收致富。截至目前,青川縣養殖中蜂9.6萬群,年產蜂蜜580噸,產值1.35億元,全縣共發展中蜂養殖協會1個、專業合作社20個、家庭農場74個、蜂產品加工營銷企業6個,培育國家級示范社1個、省級示范社1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個、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個。
下一步,青川縣將進一步擴大中蜂養殖規模,加強資源保護,強化技術推廣,拓展營銷渠道,推進“蜂旅融合”發展,將“小蜜蜂”發展成大產業,讓“甜蜜事業”成為青川縣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李芷萱、鄢懷林)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