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激活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南充創新實施“鄉村頭雁培育計劃”

王凡
2023年06月28日09:1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鄉村振興,核心在人、關鍵在干。近年來,南充市聚焦破解農村“缺發展引路人、產業帶頭人、政策明白人”難題,立足人口大市、農業大市這一特殊市情,創新實施“鄉村頭雁培育計劃”,鉚緊“調優、育強、管好、用活”全鏈條發力,聚力鍛造一支能擔重任、可堪大用的鄉村振興干部人才隊伍,引領推動鄉村“雁陣”格局整體突破、成勢見效,為南充組團培育省域經濟副中心、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打牢了基礎。

聚焦“調優”拓寬渠道 充盈鄉村人才“蓄水池”

組織體系“最后一公裡”能否暢通到底,鄉村黨組織書記是“關鍵少數”。南充市出台實施“鄉村頭雁培育計劃”加強農村帶頭人隊伍建設工作方案,著眼抓緊鄉村頭雁人才建設,建強鄉村振興“一線指揮部”。

因村施策選“頭雁”。結合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和村“兩委”換屆,細化“一村一策”調優調強村級帶頭人方案,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達到100%,2214名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8.5歲。集中開展鄉鎮領導班子、村“兩委”班子屆中分析,建立分析研判、動態調整機制,對75名鄉村干部進行優化調整。

定向回引迎“歸雁”。深化“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在北京、浙江、廣東等地組建6個駐外黨組織,吸引1032名大學畢業生進入村班子,村班子中優秀農民工、退役軍人、致富帶頭人佔比達到88.9%,有力招引了一批能力強、作風實、活力足的骨干隊伍。

梯次培養儲“雛雁”。研究制定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10條措施,按照不低於常職干部50%的比例,充實儲備年齡40周歲左右、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優秀年輕后備干部5162名,基本構建“村級后備干部-村常職干部-村黨組織書記”梯次培養體系。

聚焦“育強”固本培元 鍛造鄉村發展“硬本領”

鄉村工作點多、線長、面廣,干部成長既靠自身努力、也靠組織培養。南充市緊緊抓住“育強”這個關鍵環節,聚焦破解“謀事缺眼界、干事缺方法”難題,加強專業能力、實踐本領的培養鍛造,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頭雁隊伍。

注重專業化培訓“提能”。依托四川張思德干部學院,聚焦“需要什麼學什麼、缺少什麼補什麼”原則,對鄉鎮領導班子、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全覆蓋培訓,選派53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參加全省示范培訓。依托南充開放大學分設專科10項、本科6項專業,市財政給予學費補貼,推動427名村黨組織書記實現學歷提升。

注重蹲苗式歷練“補短”。遴選932名工作經驗豐富的“老鄉鎮”“老支書”擔任工作導師,對村常職干部、后備干部進行“一對一”結對幫帶,與四川師范大學合作建立“四川省鄉村振興學院南部分院”,分批選派75名村黨組織書記到省市兩級鄉村振興實踐基地跟班學習。

注重常態化競技“比武”。創新實施“頭雁隊伍擂台比武”工程,組織215名鄉鎮黨委副書記、村黨組織書記實地拉練、集中競演,比業績、比干勁、比實效,儀隴縣福臨鄉建華村黨支部書記徐偉等8名村黨組織書記獲評“2022年度全省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順慶區漁溪鎮集鳳寺村等41個村獲評“2022年度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聚焦“管好”規范履職 催生鄉村建設“生力軍”

好苗子選出來,但能否用其所長、集厚成勢,關鍵在於精細的“田間管理”。南充市將“管好人”作為鄉村帶頭人隊伍建設“第一責任”,完善監管機制、強化結果運用,推動規范履職、陽光行權。

“三位一體”建體系。嚴格執行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包鄉走村、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聯戶,建立縣鄉村一體貫通的監督體系,明確在村黨組織一屆任期內,縣(市、區)巡察機構對轄區村黨組織進行全覆蓋巡察,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對村黨組織書記依法履職、廉潔從政、道德品行等進行常態監督檢查,村務監督委員會對村黨組織書記民主決策、財產管理、惠農政策落實等進行全程監督。

“三項承諾”促履職。全面推行競職、履職、辭職“三項承諾”制度,明確候選人在鄉鎮(街道)指導下簽訂承諾書,向黨員群眾公開作出承諾,細化調整退出8條負面清單,規范“一肩挑”人員調整4項退出程序步驟,2022年以來全市動態調整村黨組織書記59名。

“四張清單”強管理。系統梳理形成“一肩挑”人員職責清單和村級組織決策、管理、服務小微權力清單,細化“一肩挑”人員監督管理16條辦法,規范村級組織議事規則、村級財務管理、印章管理使用、三務公開、重大項目合同管理,強化村黨組織書記任期目標管理等12項制度,考評結果作為評先評優、績效獎勵、調整退出的重要依據。

西充縣雙鳳鎮跳蹬河村在“四川省十大杰出村官”胡江書記的帶領下,率先成立“跳蹬河興旺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修建2000平方米的“跳蹬河山庄”,鄉村農旅產業蓬勃發展。

聚焦“用活”優化環境 激發鄉村振興“動力源”

建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必須用機制激勵人才、用事業凝聚人才,千方百計樹好實干“風向標”。南充市通過打破成長“天花板”、縮小收入“剪刀差”、疏通心理“擁堵點”,讓人才在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

在政治上優待。推薦1604名政治素質好、參政能力強的村黨組織書記作為“兩代表一委員”,8個村黨組織獲評“全省5A級先進村黨組織”、數量居全省第1,12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通過“五方面人員”選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持續激發奮輯爭先的強勢勁頭。

在精神上激勵。常態堅持鄉鎮(街道)黨(工)委與村干部談心談話制度,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健康體檢、養老保險、離職待遇等保障,對734名敬業奉獻、榮譽離任的村干部舉行榮退儀式,持續打好人文關懷“組合拳”,幫助解決“后顧之憂”。

在待遇上保障。建立健全村干部薪酬制度,統籌實施嘉陵區大通鎮謝家嘴村、閬中市二龍鎮康埡口村、儀隴縣馬鞍鎮琳琅村等5個紅色美麗村庄試點建設,西充縣雙鳳鎮跳蹬河村入選第一批全國20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村級典型案例、系全省唯一,頭雁隊伍“拼經濟、搞建設”活力充分釋放。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