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一場盛會 興一方產業

初夏的內江,蒸騰著發展的熱度。
2023郵儲銀行杯“甜城湖·綠水青山”中國休閑運動首屆挑戰賽暨內江第十一屆大千龍舟文化節的成功舉辦,為內江提振跨越發展信心,作生動注腳。
一場盛會過后,究竟能給一座城市帶來什麼,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復盤本屆大千龍舟文化節,用與眾不同、驚喜不斷、收獲滿滿來形容,絲毫不為過。在眾多收獲中,推動產業發展,成了一抹亮色。
旺盛人氣,點亮“夜內江”做大“水文章”
6月23日晚,內江大洲廣場,數萬人翹首以盼。
800架無人機組團綻放光彩,用豐富的造型、酷炫的表演、絢爛的圖景展示“中國甜食之都”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帶來的大型表演秀,讓大家一飽眼福。
驚喜、歡笑之間,2023內江第十一屆大千龍舟文化節子活動內江首屆甜蜜消夏啤酒節開幕。活動以體驗傳統端午民俗為主線,為市民及游客傾情打造了一場啤酒、美食、表演和娛樂等深度融合的“夏夜盛宴”。上百家商戶攜特色異域及本地美食、“甜味+”產品、土特產等,邀請廣大市民及游客前來“打卡”。
活動中,唱歌、舞蹈、雜技等表演逐一“亮相”,互動游戲解鎖了相親新玩法……現場笑聲、歡呼聲不絕於耳。
這場以“酒”為媒的狂歡,將持續至7月2日。
越夜越美麗,燈光旖旎中,沱江河畔的酒好喝,歌也好聽。
6月19日晚7點半,內江市體育中心,時隔十年再次舉辦的大型明星演唱會,“美”了不少人的耳朵。
主題為“讓世界愛上內江甜”的東興 ·中國天冬之鄉大型明星演唱會,沙寶亮、王琪、海來阿木、紀敏佳、央金蘭澤、朗嘎拉姆(泰國)、阿爾法、亞西、阿斯滿等明星的到來,吸引了數千名聽眾前來享受這場極具享受的視聽盛宴。
演唱會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暗香》《獨上西樓》《雲朵上的羌寨》《慈祥的母親》《遇上你是我的緣》等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經過歲月沉澱后更顯磅礡大氣。
帶著激動與期待的心情,歌迷們用熒光棒營造出璀璨燈海來熱情回應。當一首首熟悉的旋律從耳邊響起,台上台下熱烈互動,形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這是歌手與歌迷的“雙向奔赴”,是城市與產業的完美碰撞。
沱江之美,還在於山水之間。
每一屆大千龍舟文化節開幕式都選擇甜城湖畔,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參賽的龍舟如離弦的箭,在碧波蕩漾中書寫不服輸的壯志豪情。
與往年不同,新增活動2023“甜城湖·綠水青山”中國休閑運動首屆挑戰賽,也選中甜城湖。500人的參賽規模,涵蓋水上摩托艇、水上蜘蛛人等水上特技表演的活動,充分展示內江“湖在城中、城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生態畫卷。
一場場活動的舉辦,以升騰“煙火氣”之名,成功點燃“夜經濟”,做大“水文章”,為內江文旅融合產業發展做出有益探索。
近年來,內江市整合各類資源,以甜城湖等文旅景點為核心依托,不斷開發水上演藝、水上運動等項目,大力發展夜演、夜游、夜展、夜購、夜食、夜宿等夜間文旅消費業態,並舉辦各類美食節、小吃節,借助啤酒節、音樂節、漢服體驗、網紅美食、煙火集市、非遺展演、街頭藝人等,著力打造更多文旅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
大咖雲集,共謀“甜味+”
內江被譽為“甜城”並載入《辭海》,是全國唯一一座因“甜”而聞名的城市。可以說,甜是內江的靚麗底色,甜文化是內江的一道獨特風景,傳承著甜蜜幸福的“基因密碼”。
在此背景下,本屆大千龍舟文化節主打一個“甜”字。在主題確定上就以“讓世界愛上內江甜”貫穿整個活動始終。
其中,子活動“中國甜食之都”共建啟動儀式暨內江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推進會的召開,更是讓內江的“甜”達到了新的高度。
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食品行業協會、國內知名食品企業代表,市內“甜味+”規模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話食品產業發展新形勢,共謀交流合作新路徑,探討如何加快推動“甜味+”產業繁榮發展,助力內江打造“中國甜食之都”。
會上,舉行“中國甜食之都”授牌暨共建啟動儀式,這標志著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與內江共建活動正式啟動。
真金白銀,為“甜味+”產業發展注入強勁“真氣”。大會現場簽約項目10個,投資金額35.1億元,涉及糖果、酒類、飲料、大健康食品、調味品、畜禽水產養殖加工、預制菜、食品包裝等多個食品產業領域,將進一步為我市培育發展“甜味+”食品產業、打造“中國甜食之都”奠定堅實基礎。
不得不說,這是內江發展“甜味+”產業的一次大跨步。
大會還拋出可共謀的食品產業重點:瞄准打造500億級“甜味+”產業集群的目標,重點打造“甜品”“甜飲”“甜果”等“甜味+”產業。同時,重點引進糧油加工、冷鏈物流、食品包材等配套企業,推動內江特色食品產業綠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
市委書記鄒自景分析了內江發展“甜味+”的巨大空間:
得“天時”。國家高度重視食品產業發展,近期,工信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四川省委、省政府下發了加快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的意見,明確支持內江打造“中國甜食之都”。
享“地利”。內江區位交通優勢明顯,“11條鐵路+15條高速公路”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構建,區域物流樞紐加快建設。內江也擁有中國血橙之鄉、中國無花果之鄉、中國白烏魚之鄉等7塊“國字號”招牌,“三品一標”農產品達378個,提供了豐富的原料來源。
擁“人和”。去年12月召開的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明確把發展“甜味+”食品產業放在重要位置,著力構建以“甜品”“甜飲”“甜果”為重點的食品產業體系,加快打造“中國甜食之都”。成立了“甜味+”工作專班,制定專門發展規劃和配套政策,著力營造食品產業發展優質環境。目前,全市267家食品企業涵蓋谷物磨制、果蔬和堅果加工等14大類22小類,“甜味+”產業體系完備。
對內江發展“甜味+”,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蔡永峰充滿信心:內江將會迅速崛起成為西南傳統優勢食品產業重鎮和中國地方特色食品產業名區,成為引領全國甜食產業發展的四川地標。
這場盛會,內江收獲的不僅有贊譽和掌聲,更有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產業強市和區域物流樞紐”的信心和決心!(記者 蘭萍)
來源:i內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