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廣元昭化:做實林下產業文章 拓寬“兩山”富民通道

2023年06月15日14:3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這些天,鄧磊常常到廣元市昭化區元壩鎮中梁村的山上,看看樹林下種植的黃精。“這片黃精目前長勢喜人,預計等到採收期,每畝收入能達10萬元。”鄧磊是廣元市佳華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昭化區發展中藥材種植多年,主要以茯苓種植為主,茯苓採收后,輪作發展黃精、天門冬等藥材。

近年來,廣元市昭化區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發展林業經濟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生態立區”戰略,以林長制為抓手,深挖“森林四庫”內涵,依托現代林業園區創建契機,全力推動林糧、林藥、林旅等特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

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 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從這幾次採收的試驗小區來看,昭化茯苓性狀較好,產量均超出了預期……”成都中醫藥大學中藥鑒定學碩士研究生黎智坦言。黎智從2020年10月就參與到了昭化茯苓“352”提升工程的研究之中。

最近幾年,昭化區積極與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醫學院等院校開展合作,加強林藥、林菌等優良品種選育、規范化種植技術推廣及深加工產品研發等合作,昭化茯苓川產道地藥材全產業鏈規范及質量標准提升、柔毛淫羊藿仿野生栽培、林下中藥材種植技術規范等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昭化茯苓“種一休三”循環發展模式入選全國林業資源綜合利用典型案例。

“因為茯苓是菌類,菌類無法連續種植,所以需要種1年休(空)3年。空的這3年,我們就改種別的藥材,如黃精、牡丹、菊花等林下喜陰藥材,將土地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實現長短結合和鬆林‘休養生息’。”昭化區林業局高級工程師黃攀介紹。

此外,昭化區先后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1億元,對林下產業按照類別、產值、繳稅等進行補貼或貸款貼息,形成重商、愛商、親商濃厚氛圍。

“在昭化發展產業感到安心,政府不僅在技術上提供指導和服務,還對產業發展的資金給予很大力度的支持。”廣元市佳華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鄧磊直言。

用好用活林下空間 推動多元主體互利共贏

圍爐煮茶、品嘗藥膳、科普研學……深山掩映之間的昭化區射箭鎮藥博園,常有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至。

“原來隻聽過這些藥材的名字,今天總算見到了這些藥材的‘真面目’。”6月10日,參加研學游的馬珍對中醫藥文化非常感興趣,在射箭鎮五房村藥博園的植物科普館一邊參觀,一邊拿出手機認真拍照記錄。

近年來,五房村依托整合集體資源優勢,立足獨特的中藥材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延伸產業鏈,多元化發展經營,不僅讓村民們實現了增收,農業和旅游業也得到了深度融合。

不止是五房村,結合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全域旅游示范區、昭化古城創建國家5A級景區等工作,昭化區大力發展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生態露營、研學教育等特色項目,推動林業園區變景區、產業變景點、基地變研學,建成林產業3A級景區2個、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個、省級自然教育基地2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1個、省四星級森林人家4家,年吸引游客100萬人次,實現林旅價值轉換1.6億元。

此外,按照“適度規模、循環利用、林旅結合、協同發展”的理念,昭化區全域推廣“柏林+淫羊藿、鬆林+茯苓、核桃+大豆+夏枯草等為主的林下中藥材,利用廢棄木料,大力發展靈芝林下栽培,實現林木資源保護與特色產業發展可持續,林下中藥材總產值超2億元﹔並利用東西部協作為契機,建成拱·昭林禽(菌)生態循環融合示范園、王家香菇園區,形成“虫養禽,糞種菌”綠色循環發展路徑,有效節省飼(肥)料投入1000噸,節約成本350萬元。

抓實園區全周期管理 推動利益聯結長效穩固

“大家加工夏枯草的時候,一定要把夏枯草的杆子全部剪掉,以便制作高質量的夏枯球……”最近一段時間,在廣元市黎生農業公司加工車間,修剪整齊的夏枯球被堆成了“小山”,車間管理者忙碌地在人群間穿梭,不時講解加工夏枯草的技術。

“今年夏枯草大獲豐收,村集體經濟也會跟著受益。”射箭鎮五房村支部書記、村長王開軍喜笑顏開,“以前的集體經濟,僅把村內的集體地、山坪塘等資源租賃給業主收取少量的租金,經營方式單一,集體經濟收入很低。”如今,該村以集體資源資產獨資成立公司直接經營,同時依托本地發展起來的廣元市黎生農業公司,集中承包經營村集體流轉土地1100畝﹔將農戶承包經營的1000畝林地、240萬元財政投入,折股競價發包給5家企業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每年為農戶分紅﹔將財政資金投資形成的氣調庫、倉儲用房等,租賃給廣元市黎生農業公司,每年收取租金。

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來了,老百姓也跟著受益。“今年,我種了5畝多夏枯草,估計要賣2萬多元,這還沒算年底的分紅。”村民胡培金對種植中藥材的收入非常滿意。

近年來,昭化區將林下產業納入全區現代農業“5+3”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現代林業園區建設,建成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1個、省級現代林業園區1個、市級現代林業園區2個。2022年,昭化區涉林產業農戶,年人均林下經濟收入1.86萬元,超全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9%,昭化藥博園核心區五房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萬元。

接下來,昭化區將繼續聚焦打造新時代“天府森林糧庫昭化倉”,做大做強、做優做靚中藥材、食用菌等特色林下產業,建好管好現代林業園區,培育壯大林下經濟市場主體,持續深化院地、校地合作,為全市建設脫貧地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貢獻昭化智慧、昭化力量。(楊黎明)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