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四川德昌:春耕護“糧倉” 走在致富“稻”路上

2023年04月26日17:2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春耕進行時。吳舒婷攝
春耕進行時。吳舒婷攝

眼下,正是春耕好時節。在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一幅忙碌的春耕畫卷徐徐展開,新一年的豐收希望正孕育而生。

攻克畝產1200公斤!糧食“穩產增收”有了新盼頭

在超級雜交水稻高產攻關德昌基地,20多個人排成一條直線,動作整齊劃一地將一株株碧綠的秧苗按照面前的紅色標記,整齊地插入水田中。

一位頭戴草帽、臉色黝黑的中年男子正不時地進行現場指導。這位指導員叫彭甦,是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主任。

“秧苗移栽超級雜交稻最關鍵的一步。”彭甦介紹,去年由於自然環境和種植規范的原因,超級雜交稻沒有達到最佳產量。今年根據之前累積行距40厘米、兜距20厘米最適合超級水稻生長的數據,全由村集體公司實施生產管理,爭取攻克畝產1200公斤。

據了解,德昌基地是袁隆平院士生前選定的超級雜交稻畝產攻關基地之一。2018年第一次在德昌栽種,經專家組現場測產驗收高產田塊畝產1201.1公斤,平均畝產達1116.3公斤,初步實現了“超優千號(湘兩優900) ”的產量目標。去年,在隨機抽取3塊田進行機械收割后,實測平均畝產1132.22公斤,創四川單季畝產最高產紀錄。今年繼續種植“卓兩優1126”品種外,新增“展兩優8022”一個品種,2個品種各種植50畝。

今年能否先攻克畝產1200公斤?“我們今年對實現目標充滿信心。”國家雜交水稻成都分中心產業發展部副部長湯濤表示,根據往年累積的數據經驗,德昌基地每畝按照科學設計種11000兜秧苗,起穗后要達到22萬穗左右,每穗大概300粒,結實率90%。按照這個理論計算,今年預計畝產量是1250公斤。隻要不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對先攻克1200公斤的目標很有信心。

種好稻賣好米!農文旅做活“稻文章”

位於德昌縣麻栗鎮的“德昌香稻”農旅融合示范產業園裡,當地人也在緊鑼密鼓地准備春耕事宜。

德昌香米,曾經是米中貢品,也是國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有“米中味精”之稱。每500克可賣到20元,每畝土地的產值可達近萬元。

在保証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兩不誤”“兩促進”的同時,德昌堅持走農旅融合的道路,讓農民“糧袋子”鼓起來的同時,“錢袋子”也鼓了起來。

麻栗鎮鎮長趙賢宇介紹,德昌依托特有的康養旅游資源,把農業和康養旅游有機融合,在中國·“德昌香稻”農旅融合示范產業園,打造特色稻田景觀,讓產業園成為旅游康養的好去處。2022年,中國·“德昌香稻”農旅融合示范產業園共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特別是在9月下旬,金黃的稻田更是吸引了不少省內游客前往觀光旅游徒步,直接帶動當地農旅融合收入120余萬元。

德昌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歐陽朝暉表示,今年,德昌縣將加快建設“中國·德昌香稻”農旅融合示范產業園,力爭實現糧食播種面積28萬畝、總產量10.4萬噸,打造“天府第二糧倉”核心示范區,進一步筑牢糧食安全防線。(王凡、實習生吳舒婷)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