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航院:系統集成育新人 航空報國擔重任

王波
2022年10月11日08:4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成都航院無人機檢修維護實訓。學校供圖
成都航院無人機檢修維護實訓。學校供圖

“上個月我順利面試通過了,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未來將投身到航空發動機生產事業中,感到萬分榮幸!”今年,趙福瑞從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成都航院)通用航空器維修專業畢業,家在四川綿陽的他,選擇了去沈陽服務我國的航空事業。

近五年,成都航院畢業生踴躍前往基層,扎根一線,超3000人奔赴祖國各地。其中,去往貴州、陝西、河南等中西部地區的畢業生近2000人。

成都航院源於航空、依托航空、服務航空,始終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航空報國、技術強軍”為使命,秉承“航空報國 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致力於培養德技並修的高素質技術技能航空人才。

百年大計,立德樹人。如何通過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將“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厚植學生心底?成都航院多年來致力於改革創新,作了許多有益探索。通過整體謀劃集成系統、整合力量統籌推進、創新思政工作整體解決方案,形成了融入航空報國精神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統集成育人“成航模式”。

受飛機集成制造啟迪,成都航院應用系統理論,把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系統工程,從整體上進行系統思考、規劃設計和統籌推進,注重思政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在方法上突出整體智治、綜合集成、系統融合和協同作業,增強各項措施的關聯性和耦合性,實現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統一,創立了融入航空報國精神的“航空報國、技術立身,追求卓越、文化成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創新服務、促進發展”人才教育觀和思政工作系統集成觀。

在人才教育觀和思政工作系統集成觀的指引下,成都航院對育人主體、時間、空間、內容、手段和媒介進行一體化、系統化構建,最終形成了系統集成的高職院校“一體兩翼三全五工程十育人”的“1235A”育人模式,破解了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碎片化問題。把“忠誠奉獻、逐夢藍天”航空報國精神有機融入課程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和管理體系,融入社會實踐、社團活動、校園文化和網絡文化,實現育人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忠誠祖國、奉獻祖國”成為學校所培養人才的品質特質。

“1”是指融為“一體”帶動,打造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金課”﹔創設成航大講堂、逐夢藍天等八類活動,融主渠道主陣地為一體。

“2”是指形成“兩翼”助力,成立文化素質學校,提升學生就職后“續航”能力﹔建立學生事務服務中心,助力學生順利“啟航”。

“3”是指實施“三全”策略,即全員育人與隊伍建設、全程育人與養成教育、全方位育人與課內外活動策略。

“5”即打造“五工程”驅動,通過政治鑄魂、思想導航、道德引領、文化陶冶和服務發展“五工程”,形成日常思政教育矩陣。

“A”(A為十六進制之十,也隱喻思政為首、德育為先)是系統推進航空報國精神有機融入“十育人”,讓由“航空精神”衍化而來的“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價值觀、“嚴慎細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質量100%”的質量觀、“講質量、重安全”的安全觀等深入學生頭腦、心底。通過將《航空概論》設為公選課等措施,推進特色課程育人﹔開展航模賽訓和走進航空企業等實踐活動,讓航企成為學生實習與思政教育“雙基地”,彰顯職教特色實踐育人﹔設航空文化專欄、打造航空館、舉辦航空科技文化節,浸潤航空文化育人﹔運行成航易班、融媒體中心網絡文明育人﹔16136模式(一個教育理念、六結合策略、一條工作主線、三維集約的教育服務模式、六個體系)心理育人﹔航企橫向科研、航空產品轉包生產等科研育人﹔扶貧、扶智與扶志結合資助育人﹔線上線下事務服務育人﹔與航企開展黨團共建,成立航模隊、成飛俱樂部,特色黨團組織育人﹔國防教育特色學校與半軍事化、准軍事化管理育人。

成都航院通過“三全多元”的協同育人破解思想政治工作運行不暢、協同性不夠的問題,通過思政教師主導、輔導員指導、專業教師表率、管理服務人員保障,形成全員協同機制﹔以主課堂基礎、課外活動實踐關鍵、生活園區補充和網絡延伸,形成全過程協同機制﹔通過教育教學正面教導、管理言傳身教、服務潛移默化的優勢互補,形成全方位協同機制﹔校企鏈、家校鏈、校軍鏈和校社鏈“四鏈”耦合,健全“校企家軍社”多元協同機制。

學校培養了大批具有“忠誠祖國、奉獻祖國”品質特質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涌現出受到“通令嘉獎”的梁磊等10名軍士,“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吳詩翼,“全國技術能手”、46屆世賽選手梁鏢,“四川省最美女大學生”胡方雨等一大批優秀學生和畢業生。

近三年,有97%以上的學生表示在德育方面提升較大,航空報國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越來越多畢業生到航空國防類單位就業,學校連續多年就業率超95%,用人單位滿意度達96%以上。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