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教育

握緊高原母嬰“生命之手”

2022年01月17日09:09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握緊高原母嬰“生命之手”

產房每次響起啼哭聲,代表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他們正勾勒出西藏新生兒死亡率持續下降的曲線圖。統計數據顯示,相比70年前,西藏嬰兒死亡率已從430‰下降到8‰﹔孕產婦死亡率由和平解放初的5000/10萬,下降到56.52/10萬。

盡管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在這個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孕育生命依然面臨著嚴峻的風險。白瑪央金曾跟隨公益項目到偏遠農牧區開展接生員培訓,她在那裡了解到,當地很多婦女由於分娩方式不科學,新生兒死亡率較高。這讓有過難產經歷的白瑪央金,“心裡很不是滋味”。

其后的十幾年裡,她一直在跟“西藏婦幼保健”打交道。從成立西藏自治區母子保健協會、開展鄉村醫生接生技能培訓,到招募家訪員對留守兒童進行入戶早教、組織專家義診……她和同伴們希望凝聚更多的力量,提高人們的健康認知水平,握緊高原母嬰“生命之手”。

——————————

同理心喚起公益行

白瑪央金1999年從西藏大學畢業時,沒有想到自己的職業生涯會和婦幼保健、醫療培訓沾邊。剛參加工作的六七年裡,她從事過翻譯、英語教師的工作。2006年,拉薩市原衛生局、市婦聯主辦的“一顆心”基金會接生員培訓項目,改變了她的工作軌跡。當時正值暑假,她在活動中承擔翻譯工作,隨項目組深入偏遠農牧區時了解到,很多婦女分娩方式不科學,新生兒死亡率較高,“心裡很不是滋味”。

“我是一名有過難產經歷的母親,知道生育孩子的艱辛與風險。”暑假結束后,她離職轉行到“一顆心”基金會,負責鄉村醫生接生技能培訓項目。2009年項目結束時,8人團隊中有4人離職,但她還想堅持做下去,“當時西藏村醫的數量、受教育水平和醫療技能不能完全滿足村民日常的診治需求,要補上這些薄弱環節。”

次年2月,她和同事丹增曲珍、央金籌資3萬元,在民政部門注冊成立了西藏自治區婦女兒童領域第一家民間組織——拉薩市母子保健協會,開展鄉村醫生接生技能培訓。2014年,隨著業務范圍擴大,協會更名為西藏自治區母子保健協會。

在拉薩市尼木縣帕古鄉,村醫嘎瑪次旺曾工作40多年。他年輕時常聽老一輩人說,西藏和平解放前,由於婦幼健康服務缺失、接生方法落后導致的新生兒破傷風、產婦產褥熱及產后出血等問題突出。因此,他總是格外關注孕婦的身體變化,每次出診時都要勸說她們及時做產檢、住院分娩,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她們的孕期風險。

2010年,當時的拉薩市母子保健協會組織第一期培訓,考慮到臨床培訓的工作強度,就把參訓者年齡上限設置為45歲。為了能學些技術,62歲的嘎瑪次旺將報名表上的年齡填為45歲。因頭發花白被工作人員發現謊報年齡時,他一臉認真地說:“我會一直為婦女兒童的健康服務。”不久后,限制學員年齡的規定取消了。

培訓后回村第二年,嘎瑪次旺及時發現一名孕婦有胎位不正的情況,並協助將其轉至尼木縣人民醫院待產,最終母子平安。“我以前不會看胎位,那次培訓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知識。”嘎瑪次旺說。

觀察產程特別考驗醫生的醫療水平,有一年冬天,在平均海拔4700米的安多縣崗尼鄉查曲村,氣溫低至零下20攝氏度,村醫托塔外出時看到一輛面包車停在路邊,旁邊有人圍觀。車裡躺著一名產婦,身邊躺著一個新生兒。托塔詢問得知,產婦在孕期沒做產檢,不知懷了雙胞胎,娩出一個孩子后大量出血,家屬不知如何處置。

托塔趕緊上車幫產婦控制出血、找來被子為新生兒保暖,並和家屬一起將產婦送到最近的鄉衛生院搶救。雙胞胎生命體征一切正常后,他心裡的石頭才放下。這些應對技能,都是他從培訓中學到的。

從一個人的堅守到一群人的堅持

讓托塔感到欣喜的是,近年來,西藏對孕產婦實行妊娠風險分級五色管理,從市縣到鄉村,醫護人員動態跟蹤每一名孕產婦,確保她們和新生兒的健康。2012年以來,全區孕產婦自住院分娩可享受100%報銷政策,多種體貼入微的健康服務也讓越來越多偏遠農牧區的孕婦選擇到醫院分娩。

不僅如此,村醫醫療技能的提高,也使更多農牧民從中受益。村醫羅布守護著尼木縣帕古鄉熱色村300多戶家庭的健康。參加2010年第一期培訓班時,為了學習陰道縫合術,他用豬肉反復練習。

一次,一名村民誤傷了自己的大腿,血流不止,一度處於休克狀態,而從家中趕到縣醫院的車程要3小時,家屬向羅布求救。接生包裡的縫合針線派上了用場,羅布給他縫了10余針,還進行輸液等治療。后來,村民痊愈后給羅布送去酥油茶,還說“羅布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西藏自治區母子保健協會統計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協會共舉辦鄉村醫生接生員培訓班72期,參訓村醫3680名,覆蓋西藏74個縣(區)、683個鄉鎮、2000多個村,順利為5000多名新生兒接生。

“剛成立拉薩市母子保健協會時,曾有人質疑‘光憑你們幾個人能干成什麼事’,但我覺得,隻要有1%的希望,就應該爭取做好。”白瑪央金認為,對母嬰的成功救治,於醫生來說,是完成了一項工作﹔對家屬而言,意味著母子平安、喜添新丁﹔於孩子來說,是生的機會。

每個公益項目的實施,都像一次投石問路。白瑪央金投下的這塊“石頭”,在西藏的婦幼保健公益領域“激起了水花”。她明顯感覺到,起初參訓村醫以中老年男性居多﹔近幾年,他們的面孔更年輕化了。

她認為,這與脫貧攻堅以來,國家組織實施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不斷推進婦幼健康服務均等化有關。

給嬰幼兒高質量的陪伴

“事實上,農牧區產婦順利生產后,很多嬰幼兒的早期養育情況不盡如人意。”感受到這種局限性的白瑪央金深入思考協會能為農牧區的母嬰做些什麼?

她記得2017年去尼木縣調研時發現,當地青壯年多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很多,家中幾乎沒有玩具和兒童圖書。作為照護者的祖輩,和孩子之間缺乏早教互動,“有的孩子三四歲了還不會說話,見到陌生人就躲。”

為此,2018年9月,西藏自治區母子保健協會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共同啟動了慧育中國·山村入戶早教計劃。目前,該計劃已在尼木縣招募123名村民擔任督導員、家訪員,840名孩子受益。

央吉是協會在當地招募的家訪員之一,2019年,她每周去兩歲多的留守兒童卓瑪家家訪1次,用普通話和藏語進行雙語教學,帶著卓瑪及其奶奶一起上課,教具是事先准備好的不同顏色的瓶蓋、畫著各種小動物的紙板,“密切觀察孩子的聲音和動作,通過身體接觸、眼神、微笑、語言等,對孩子的需求作出及時且恰當的回應。”

當看到卓瑪選對了與動物顏色正確對應的瓶蓋,央吉和奶奶會一起鼓掌說“孩子真棒,真聰明”﹔當發現卓瑪表現得猶豫,央吉會作出正確提示,幫她加深正確認識和記憶,並鼓勵卓瑪和奶奶共同完成。

央吉等家訪員是西藏母子保健協會從尼木縣招募的村民。家訪有時隻需出門步行十多分鐘,有時卻需要騎著摩托車翻過幾座山頭。他們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責任心較強,崗前培訓學習過家訪教學法,包括加強照護者與孩子的情感連接,幫助孩子訓練視覺聽覺能力、語言能力、對符號和數字的認知能力、情感控制能力等。

家訪員帶給留守兒童的,不只是探望,還有日常行為習慣的改變,比如,見到別人學會禮貌問好,知道飯前要洗手。很多祖輩也認真聽從家訪員的建議,學習育兒知識,比如,如何表揚孩子,怎麼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央吉說,剛開始,有不熟悉的人來家裡,卓瑪的奶奶很排斥,卓瑪也不願意與人交流。央吉從細微處“破冰”,關心兩人的日常生活起居,拉近心理距離后一起唱歌跳舞。多次家訪后,卓瑪的性格變得開朗了,做游戲更從容了。家訪日成了卓瑪家最熱鬧的時候。“每當結束活動,卓瑪總是悄悄告訴她‘盼著你能快點出現’。”

高原上的義診

婦幼保健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公共衛生事業。白瑪央金認為,單靠給鄉村醫生培訓接生技術,並不能迅速降低母嬰死亡率。她和協會成員決定“多條腿走路”,與區、市兩級的多家醫院尋求合作,組建了一支44人的全科醫生專家團隊,涵蓋兒科、婦產科、內科、外科、傳染病科、藏醫學科,定期到鄉鎮開展義診。

一位兒科專家今年74歲,退休前是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2016年去薩迦縣一個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鄉衛生院義診時,上午8點從拉薩出發,下午4點才到。聽說有從拉薩來的名醫免費看病,面積不大的衛生院擠滿了300多名農牧民。有人是清晨5點就出門,徒步大半天時間來的。那天,專家們不約而同地推遲吃飯時間,優先給離家遠的患者看病,直到晚上10點多才結束診療。

過去,村醫的工作直面群眾,主業是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很少有機會能和專家面對面交流。義診活動讓他們和省級婦幼醫療專家的業務聯系逐步密切,並且能獲得及時有效的診療答疑。

比如,那曲的一名村醫發現有個嬰兒的頭皮上出現斑塊,懷疑是皮膚病,但又拿不准,就將患處的照片和症狀通過線上發給協會的一名兒科授課專家。這名專家又邀請北京協和醫院兒科同行在線會診。兩周后,孩子的皮膚病就治好了。

如今,隨著數字醫療的廣泛應用,許多西藏農牧區的患者不必再坐數小時的火車去看病,當地醫生通過網絡就能聯系到大醫院的專家會診。

2021年9月,白瑪央金出現在民政部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的線上活動中。她擔任西藏自治區母子保健協會會長期間,因在脫貧攻堅等慈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被表彰為慈善楷模。面對榮譽,她說:“那是一種情懷。”

新的一年,白瑪央金希望有更多優秀高校畢業青年投身婦幼保健公益慈善事業,她還想擴大培訓場地規模,加大婦幼保健宣傳力度,“這樣就能服務更多群眾,提高人們的健康認知水平。”(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