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廣元昭化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2年01月17日17:3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有這樣一座城,寧靜而愜意,古朴而浪漫。

在這裡,春賞花、夏嘗果、秋觀葉、冬看雪,領略“花海景區、天然溫泉”的生態勝境。

這裡,便是被稱為“全蜀咽喉、川北鎖鑰”的廣元昭化,一座力爭“把年頭釀成酒、把日子過成詩”的溫潤小城。

蜀道文化 穿越千年的“對話”

昭化,古稱葭萌,擁有2337年連續建縣史,是蜀道“金牛古道”重要節點,具有“地控秦隴,勢扼蜀巴”的戰略地位。

“金牛古道”中,有32千米就在昭化境內,集“古道、古城、古關、古渡、古驛、古樹”於一體,昭化古城被授予世界研學旅游合作認証基地(中國僅6個,四川唯一),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個、3A級旅游景區4個、國家濕地公園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鎮1個、國家級非遺1項、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三國古城和被列入世界“雙遺產”預備名錄的劍門蜀道遺址群。

廣元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將文旅作為興市之要,明確突出生態康養主題、全域旅游主線、提質增效主調,打造大蜀道國際旅游目的地。為此,昭化區第八次黨代會提出,要強化文旅融合發展主引擎,擦亮蜀道國際文化旅游招牌,做優做強昭化古城,全域發展游客經濟,提升生態居養能力,建設集“吃住行、康養樂、游玩賞”一體的千年蜀道宜居名城。

今年元旦小長假期間,昭化區共接待游客96715人次。其中,僅昭化古城景區接待游客就達2.27萬人次。

古城景區內,一群穿著漢服的女生正忙著拍照,衣袂飄飄﹔景區縣衙、考棚等景點,也迎來不少游客駐足參觀﹔劍刀壩君臣園,一座座栩栩如生的蜀漢人物石雕像掩映於竹林之中,若隱若現,神秘而幽深。

而在天雄關、牛頭山、大朝驛、照壁崖等旅游景點,也有不少本地或外地的游客,以自駕游的方式前去感受“千年古蜀道”的魅力。

來自重慶的侯先生表示,對廣元“金牛古道”早有耳聞,這次和朋友專程前來感受“蜀道文化”。行走在十裡碑、鬆寧橋,踩著被時光打磨的青石板,在遮天蔽日的古柏樹的掩映下,似乎穿梭於時光之中,給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影響。

據了解,為加快蜀道旅游發展,昭化區始終堅持高標准定位、高起點謀劃,先后邀請四川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成都來也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專家團隊對昭化古城進行多次現場調研。目前,已經完成古城資源評估整理、古城擴容實質論証、古城產品業態關聯開發等相關工作,正積極與四川省文旅廳對接。

同時,昭化區強化頂層設計,聚焦四川省大蜀道、巴蜀文化走廊核心區建設,注重保護古城物理形態、空間肌理,深入挖掘三國歷史文化、巴蜀文化、川北民俗文化,串聯開發天雄關、牛頭山、大朝驛、照壁崖等旅游資源,組團開發建設曲回壩、水通壩高端商貿旅游設施,大力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2021年,昭化區成功入選第三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舉辦了中國廣元女兒節昭化古城萬人相親大會,建成昭化西市特色文化商業街區,完成中軍帳、天雄關、怡心園、益合堂等文旅項目建設,在昭化古城內上演的《葭萌春秋》為廣元市首個沉浸式實景演繹,講述了昭化“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的千年傳奇故事,再現“白日千人拱手,夜晚十萬燈明”的葭萌盛景,累計接納觀眾2萬余人次。

走好“旅游+” 提升文化旅游品位

1月7日,昭化區柏林古鎮櫻花客棧,4名成都游客正在此度假休閑。客棧坐落在柏林湖畔,視野開闊,風景宜人。客棧經理張莉優雅地在會客大廳為顧客沖泡茶葉,大廳內溫暖明亮,設計考究。

“我們已經在這裡住了兩天了,交通便利,風景優美,非常適合放空自己。”游客張遠說,馬上還有3個朋友從成都過來匯合。據悉,從成都出發,3個小時就可達到柏林古鎮。

交通便利是促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昭化區利用“旅游+交通”理念,積極推進路旅融合。

開通嘉陵江“水上高速”客輪旅游航線,環湖旅游公路“一橋一景”模式,成為嘉陵江山水人文廊道建設的樣板。連片建成“竹裡櫻花、竹裡紫荊、竹裡院子”的30公裡竹林風景線,建成集散中心等咨詢服務區(站)近20個,A級景區全部達到三級以上公路,開通城市觀光巴士5條線路、旅游專線26條,建成高速公路服務區2個、自駕營地1個,新改建停車場68個、停車位5000余個,為昭化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平樂如意花海,一到假期總是人氣火爆,人們穿行於花海之中,定格下最美的瞬間﹔

與之一路之隔的棲鳳峽,更是引爆每個廣元人的朋友圈。那裡是花的海洋、攝影愛好者的天堂,跳躍的色彩和諧而絢爛﹔

春天一到,朝陽桃博園便化身“十裡桃林”,熙熙攘攘的人群淹沒在那片粉色之中,暢談友情、感恩親情、邂逅愛情﹔

……

如此美景,在昭化四季可見,也為該區引來不少“流量”。

在此基礎上,昭化區瞅准機遇,堅持“旅游+商業”發展模式,積極發展月光經濟、首店經濟,建成卡爾溫泉小鎮、川東北最大的室內深海海洋館、尖鋒四季旱雪場、咕咕萌寵園、平樂多彩水世界、昭化馬術俱樂部等旅游新業態23個,全力打造廣元近郊游目的地。

同時,以“旅游+農業”為突破,秉承“農業園區景觀化、農村面貌景區化、農業產業效益化”新理念,以果蔬採摘、體驗觀光為切入點,建成朝陽桃博園、五房藥博園、濱湖農博園等農旅融合產業園區12個,省市級研學基地等5個,文旅經濟與農業農村進一步融合。

以“旅游+互聯網”為支撐,利用“雪亮工程”,建立昭化區大數據中心,實現省、市、區旅游數據互聯互通﹔上線昭化智慧旅游導覽地圖,在主要游客集散地和A級景區安裝智能終端查詢機,游客集中場所實現免費WIFI、通信信號、視頻監控全覆蓋,4A級景區、主要鄉村旅游點和民宿實現在線預訂、網上支付等功能,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加快形成。

“舌尖+情懷” 旅游景區提檔升級

近年來,昭化區堅持全要素提能、強配套提質,著力實現旅游景區提檔升級,以“住得舒心、吃得個性、行得暢快”為目標,持續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棲鳳峽旅游區內,24棟360度全景星空房驕傲矗立於群山環抱之中,別致的造型、小巧的身形與周圍的蒼鬆翠柏相互映襯﹔房間內,投影、空調、地暖一應俱全,星空房的設計可以讓你伴著星星入眠﹔廣場上,玻璃茶室整齊劃一,待春暖花開時,徜徉在綠色草坪,愜意而舒適,這便是昭化區新晉網紅地——棲鳳峽雅健·半山星宿。

而像這樣的民宿,在昭化區還有很多,雖風格不同,卻同樣包含情懷,綻放著獨特的魅力:

辜家大院,深深庭院,繁花盛開,溫一壺茶,讀一本書,便是一天﹔

詹霖小筑,青瓦屋頂,雕花門框,三兩好友,發呆小聚,極為愜意﹔

且慢·帳篷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遙望星空,感受浪漫,寧靜致遠﹔

……

近年來,昭化區陸續建成卡爾溫泉綜合體、近悅·遠來等民宿酒店,各類接待服務設施達到600余家,完成民宿從業人員專題培訓近20次,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讓大家對地方特色小吃的熱愛更深一級,吃也成了旅行的一種目的,更是能帶動地方飲食行業發展。

在昭化,肥腸受到熱烈追捧,干煸肥腸、回鍋肥腸、酸菜豆花肥腸……讓人看著垂涎三尺,一到飯點便迎來大批食客。

昭化區委區政府把握時機成立“肥腸辦”,志在大力推廣昭化肥腸名氣,拓展肥腸產業,同時建立肥腸特色美食街。不僅如此,“生態魚”也是昭化區一張靚麗的飲食名片,吸引不少食客前來品嘗。

截至目前,昭化區著力培育出“四川特色餐飲名店”“昭化名廚”等30余家,研發“昭化生態魚”“昭化肥腸”等特色餐飲品牌、小吃30余類,形成特色旅游商品50余種,景區消費不斷升溫。

所謂“行得暢快”,便是以“快進慢游”為指導思想,為游客最大程度提供便利條件。目前,昭化區開通城市觀光巴士線路5條、旅游專線26條,加快推動G75柏林古鎮出口、環亭子湖旅游公路、棲平紫旅游公路等文旅項目建設,建成游客中心12個、服務站5個,著力構建重要交通節點至景區的游客接駁體系。

“昭化區資源稟賦較好、產業基礎堅實、商業業態繁榮。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擦亮‘大美蜀道·詩意昭化’品牌,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建設千年蜀道宜居名城,為加快建設川陝甘結合部現代化中心城市、中國生態康養旅游名市貢獻昭化方案、奉獻昭化智慧。”昭化區委書記劉自強說。(呂梅 常力文)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