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哪些公園最受歡迎?誰是逛公園的主力?

近日,記者從成都興城集團下屬綠道文旅集團獲悉,截至目前,環城生態公園累計已建成各級綠道527公裡,環線100公裡一級綠道貫通94公裡,今年底將全面貫通,串聯桂溪生態公園、青龍湖等16個重要節點,基本實現筑景成勢。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從城市生態隔離帶逐步發展成為城市中心公園,作為賦能中心城區發展的“超級綠環”,環城生態公園不僅實現生態綠地從原來的80多平方公裡增加到120多平方公裡,還提供了多元化的休閑、娛樂生活場景,成為成都市民的綠色福利。
城市之美宜游宜憩,幸福生活可感可及。環城生態公園裡哪個公園最受歡迎?什麼時間的公園最熱鬧?一組智慧綠道大數據平台的統計數據“解碼”成都人在環城生態公園裡的幸福美好生活。
2021年上半年 客流總量破千萬人次
根據智慧綠道大數據平台統計數據,2021年上半年環城生態公園七大園區客流總量超千萬人次。其中,春節日均客流破8萬人次,清明節小長假期間日均客流更是突破10萬人次。其中,青龍湖總客流量佔所有園區客流量的約1/3。
青龍湖擁有5000多畝生態林地和自然水域,這片生態景觀與科技應用完美結合,打造了獨一無二的智慧生活示范區。
智慧綠道數據顯示,除了桂溪生態公園、錦城湖等“人氣公園”,新園區熱度也不斷上升,成為市民游客的新選擇。玉石濕地內多個拍照打卡地在社交媒體上悄然走紅,主打親子主題的江家藝苑周末客流量明顯高於工作日,成為周末遛娃好去處。
目前,環城生態公園已陸續建成開放9個特色園區,詩風聖景、萌寵樂園、繽紛彩林、鳳求凰、茶馬古道五個特色園區已在火熱招商中,不久即將開放。蜀道通衢、張大千藝術博物館、熊貓基地改擴建項目等一批特色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未來也將在環城生態公園漸次鋪開。
逛家門口的公園
成不少市民的選擇
桂溪生態公園、錦城湖是家門口的公園,“15分鐘步行圈”讓市民推門即享美好生活。
據統計,在各園區游客來源前三排名中,青龍湖游客來源排名前三位分別是龍泉驛區、成華區、錦江區﹔桂溪生態公園游客來源排名前三位分別是武侯區、雙流區、錦江區。就近出游,逛家門口的公園成為不少市民的選擇。
藍脈綠網的生態與城市交織、一推開門就見公園,是成都的“綠色”生態名片,除了受到本地市民的喜愛,還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到訪。
成德眉資同城化,共享公園城市紅利。省內游客多來自於資陽市、德陽市、眉山市和南充市等,1小時高鐵自由行即達。
唱好“雙城記”,重慶市民來串門。省外游客中來自重慶的最多,同屬西南地區的雲南和貴州等省份緊隨其后,廣東的游客也鐘愛到綠道打卡。
公園游客
年輕化趨勢明顯
逛公園早就不是老年人的專屬活動了,年輕人變成了公園裡的主力軍。據統計,來公園游玩的人群中20-29歲的佔31.32%、30-39歲的佔34.37%,中青年佔比超60%。前來公園的市民游客中25.63%的人有健身習慣,公園裡的馬拉鬆、路亞挑戰賽、SUP國際槳板公開賽等運動賽事,吸引了一批批熱愛運動娛樂的人們前來參與。
窺一斑而知全豹,成都的宜居生活品質對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結合環城生態公園周邊規劃,成都將建設100個未來美好生活社區,優化人口分布,以高品質公共服務體系引流聚人。
環城生態公園規劃建設了文化設施640處、體育設施1050處,提供慢行、跑步、足球、健身保健等多類型場地及設施。游客年輕化、多元化,源自於環城生態公園游玩方式多樣,個性化玩法頻出。桂溪生態公園西區,市民在啤酒嘉年華享受冰啤酒的酷爽時,一場跑步賽事正在同步火熱舉行。大草坪上小朋友在兒童游樂區嬉戲打鬧,另一邊年輕人在品咖啡看露天電影。青龍湖最具未來科技感的大玩具智慧驛站和智慧跑道旁,一群身著漢服的小姐姐正在拍照打卡。夏日電影節、湖畔生活市集等小而美的“小綠圈”品牌社群活動填滿每個周末。
近四成游客
選擇低碳方式到達公園
據統計,到達公園,近四成游客選擇綠色低碳的交通方式出行,園區周邊交通便利,換乘地鐵、公交或用騎車的方式前往公園廣受市民游客推崇。園內也有多種綠色慢行交通方式。公園那麼大,跑步、騎車、租賃電瓶車,解鎖多種游玩方式。
園區電瓶車租賃情況與園區客流量成正比,100個游客中就有5個人選擇租電瓶車游綠道,周末時間段租賃數是平時的2.5倍。集休閑、娛樂、代步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電瓶車充分滿足入園游客的游玩代步需求。
據悉,環城生態公園全面建成后,將形成一個串聯中心城區的無障礙慢行和騎行系統,有效補齊中心城區文化、體育等公服設施短板。
成都日報記者 李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