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竹:筑牢沿山“防火牆” 守護綠色“大屏障”

連日來的高溫天氣給森林防滅火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四川省綿竹市沿山各鎮堅持“預防為主、防滅結合”工作方針,加強隊伍建設,強化防火宣傳,提升巡邏管護,建立起聯防聯控長效機制,綿竹市上下形成了眾志成城抓防火、全力以赴保平安的良好態勢,共同守護綠色大家園。
嚴把“關口” 責任實現細化量化
在紅廟子管護站,大幅“防火碼”十分醒目,一旁的喇叭巡回播放著森林防滅火知識,管理員蔡玉庭耐心細致地解釋宣傳,“進出山都要掃碼,請大家配合工作。”蔡玉庭說,使用“防火碼”不僅實現了火因可追溯、人員可查詢,進出山人員還可利用小程序學習防滅火知識,有效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森林防滅火工作,起到群防群治的作用。
九龍山頂上,滑翔傘隊員們在訓練的同時,還利用高空優勢對該林區進行觀測,一旦發現火情,便第一時間上報進行扑救處置。
在漢旺鎮新開村森林防滅火卡點,值班人員袁昌華正在對所有進山人員和車輛進行信息登記,並收繳攜帶火種,確保無誤后才放行通過。“我們這個卡點由4個護林員24小時看護,主要工作就是巡山、防火,檢查上下山人員、車輛有無攜帶易燃物品。”袁昌華說,近段時間上山游客增多,森林防滅火管控壓力較大,除了嚴把“關口”,護林員還要長時間在山野密林間攜裝巡護,嚴禁野外違規用火行為。
森林火災重在防范。綿竹市沿山各鎮結合轄區實際,採取鎮駐村領導包村、村包組、組包戶的分片包干責任制,形成網格化管理體系,將防滅火工作要求和任務逐級壓緊壓實﹔積極動員黨員群眾加入森林防滅火隊伍,不斷壯大基層防控力量﹔採取無縫式管理,大力開展全方位、拉網式火險隱患大排查,確保森林防滅火預案科學有效、人員在崗在位、火源管控措施得力、重點部位有人值守﹔認真落實隱患排查和隱患清零制度,按照邊查邊改、立查立改的要求,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歸零,最大限度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
強化宣傳 防滅火知識入腦入心
“森林護我家,防火靠大家。”“防森林火災,保綠色家園,筑生態屏障。”走進綿竹市清平鎮,這樣的森林防滅火警示牌和宣傳標語隨處可見。
8月6日下午3點,麓棠鎮護林員曾維華一行戴上紅袖章,騎上電動車,奔赴該轄區森林防滅火聯防聯治重點區域開展巡查。
麓棠鎮林業站站長范瑞介紹,該鎮轄區內林地分布分散,上山路口多達50余個。為了進一步織密織牢“安全網”,該鎮上下認真執行值班值守和火情報告制度,開展24小時巡查、瞭望,對進山人員和車輛做好宣傳教育登記,同時組建了一支電動車巡邏隊,走村入戶開展宣傳,確保森林防滅火知識入腦入心。
“時值森林火災高發期,請大家不要在林區用火。”廣濟鎮雲蓋村護林員趙明成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村裡的喇叭,播放森林防滅火相關通告和知識,然后上山巡查。
在廣濟鎮,像趙明成一樣的護林員有37名。高溫天氣下,森林防火形勢嚴峻,他們除了加強卡口管控、巡邏頻次外,還要深入村級院落、田間地頭大力宣傳森林防滅火安全知識,不斷強化群眾的安全防滅火意識,努力營造濃厚的森林防滅火氛圍。
森林防滅火,先要在全民的思想上筑起防火牆。綿竹沿山各鎮建立完善了鎮、村、組三級防滅火宣傳網絡,積極開展野外用火和督查防滅火宣傳工作,做到宣傳到戶、到人、到地頭﹔積極開展森林防滅火應急演練,進一步增強村組干部、護林員、民兵對突發森林火災的組織、指揮和處置能力﹔通過“森林防火宣傳月”“防災減災宣傳周”等關鍵時間節點,利用電視、廣播、微信等平台向群眾進行森林防滅火宣傳教育﹔及時發布森林火險警示信息,讓群眾第一時間了解森林火險信息,掌握應對措施,守護綠色“大屏障”。(周韻、尹翔)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