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引人注目的“三星堆上新”考古過程(人民時評)

宋豪新
2021年03月30日06: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文物承載著燦爛文明,傳承著歷史文化

  

  方艙、防護服、載人工作平台……若在過去,很難把這些器具同考古聯系在一起。在三星堆祭祀區發掘現場,一個密封的考古發掘艙內,考古人員身穿防護服有條不紊操縱機械平台進行文物發掘。面對著2000平方米的考古工作平台,不少記者現場感嘆,這裡不像印象中的考古工地,而像實驗室一樣充滿科技感。

  1986年,三星堆遺址1號坑與2號坑完成搶救性發掘,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本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考古工作者很快對遺址實行了最大程度的保護。如今三星堆祭祀區重啟發掘更為引人注目:考古發掘及文物保護預案層層審批完善,各種高科技設備充實從發掘到研究環節,全國34家科研單位集體攻關……這表明,全新技術支持下的新時代考古,不僅能夠最大程度降低考古發掘對於遺跡現場的影響,也為進一步研究留存了更大空間。

  三星堆遺址新發現的6座“祭祀坑”,現已出土金面具殘片、鳥型金飾片、精美牙雕殘件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在社會上掀起了新一波“考古熱”“文保熱”。從陸續出土的精美文物看,三星堆遺址再一次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昭告世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起源發展的屬性。以全面勘探和重點發掘為帶動,做好三星堆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工作,有助於增強文化自信,為新時代新征程汲取更為豐富的歷史文化給養。

  文物承載著燦爛文明,傳承著歷史文化,是華夏先祖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也凝聚著我們奮進新征程的精神力量。在這次被大家稱作“三星堆上新”的考古過程中,人們通過網絡直播與新聞報道,熱烈而深入地參與到考古互動中。當古代文化與現代生活相遇,人們展現出探討歷史、關注文化的濃厚興趣,使得考古不再“冷門”,文物不再“高高在上”。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在這一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對中華文明的認同與尊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包含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在內的古蜀文化遺址,很早就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據悉,三星堆保護規劃以及編寫申遺文本的相關工作已經展開。展望全國,北京長城搶險加固項目堅持“最小干預”原則、最大限度保持長城景觀原貌,西安地鐵建設因文物保護需要而深挖和繞行,杭州良渚遺址文物保護核心區開展居民搬遷、重現水美草豐風貌……各地探索著各具特色的文物保護和利用發展新模式,繪就出一幅歷史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的嶄新畫卷。

  看歷史是為了看未來,研究歷史是為了開拓未來。做好新時代的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一定能為強國征程貢獻更為深厚的文化自信和蓬勃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30日 05 版)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