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非遗创新与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第九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在成都举行
人民网成都11月22日电 (记者郭莹)第九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近期在成都举办。大会以“锦绣天府·非遗新生”为主题,汇聚行业重磅嘉宾,共话“非遗+教育+产业”的融合路径,共议纺织非遗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路径与产业未来。
会上进行“蜀锦产业发展战略合作签约”等系列合作签约,举行成都市蜀锦蜀绣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授牌仪式。

第九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启动仪式现场的服装设计展示环节。主办方供图
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创办于2017年,迄今连续举办9年,是国内唯一国家级纺织非遗品牌盛会。本届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联非遗办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承办,旨在探索“非遗创新与人才培养”双轨并行的创新模式,展示校园创新力量对纺织非遗传承的驱动作用。
“纺织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生态中逐步形成的民间智慧和精神家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孙淮滨介绍,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现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行业品牌盛会,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助推作用。

第九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启动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蜀锦产业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主办方供图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深耕纺织领域86年,据学校党委书记任迎伟介绍,几年来,学校通过建设机绣技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省文旅重点实验室、成都市蜀锦蜀绣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与非遗大师共建课程等方式,推动纺织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及“非遗+时尚”“非遗+产业”融合。今后,学校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非遗+教育”“非遗+科技”“非遗+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设纺织非遗传承创新新高地。

非遗技艺现场展示区。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成都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将聚焦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锦门锦绣、安靖蜀绣、浣花· 锦绣工场三大产业基地,构建集研发设计、销售网络、检测认证于一体的服务体系;聚焦人才培育,支持在蓉高校、职业院校加强蜀锦蜀绣学科建设,定向培育复合型人才和行业紧缺技能人才。哈将聚焦创新应用,推动蜀锦蜀绣与服装、家居、数字创意等产业跨界融合,让蜀锦蜀绣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勃勃生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