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篷车”转悠悠,带着“幸福”开进百姓心里头
“张立!”
“到!”
巴中市恩阳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话音未落,申请人张立已快步上前,在发放清单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一刻,他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流露出发自心底的笑容。
一张张兑现的支票账单,如何串联成群众的幸福图景?
在巴中市恩阳区人民法院举行的执行款物集中兑现活动上,从申请人脸上舒展的笑容里,人们找到了答案——“幸福大篷车”。
这辆驶遍巴中城乡的“大篷车”,以公开透明的“晒账”方式,成为恩阳区纪委监委转变工作作风、直面群众关切的响亮名片。它将沉甸甸的“问题清单”,逐一变为群众手中轻快的“幸福账单”。
“大篷车”开进村,现场清退暖人心
“快来哟,纪委的‘幸福大篷车’来咱清花村了!”南江县正直镇清花村的“村村响”一广播,村民们立即放下手头活计,纷纷涌向村委会。
展板前、长桌边,政策讲解通俗易懂,整治成效一目了然。而最让大伙儿期待的,是财物返还环节。“罗海军900元、何秋华1500元……”村支书念着名字,村民依次上前,领回“失而复得”的钱款。
“都以为这几百块钱打水漂了,没想到还能拿回来!”村民数着现金,言语里满是惊喜。
从清花村的现场还钱到杨坝镇的集中送证,“幸福大篷车”靠实打实的举措,赢得了群众信任。“以前有事不知道找谁,现在‘大篷车’一来,啥问题都能说,心里特别踏实!”南江县长赤镇张大姐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心声。
坝坝会上“晒”案子,清退现场变“课堂”
“七八年啦,没想到这钱还能退回来!”在通江县长坪镇的坝坝会上,北斗坪村村民张某琼拿着退还的1000元土地管理费,难掩激动。和她一样,20多户村民都领到了多年前被违规收取的费用。这笔钱的背后,是一起村干部巧立名目乱收费的典型案例。村党支部原书记孟某违规决策,向群众收取各种费用,最终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案子结了,但事情还没完。“既要纠治‘微腐败’,更要让群众的每一分钱都回家。”通江县纪委监委督促镇党委全额清退违纪款。
清退现场,也是以案释纪的课堂。通过现场宣读处分决定、通报案情、纪法宣讲这套“组合拳”,群众亲眼见证了“黑手”被斩断,干部也深受警示。
“晒”出实事解民忧,生命护栏护平安
“我们打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378个。”在巴州区清江镇塘坝村,“村村响”准时播报着最新的“幸福账单”。不仅“晒”成绩,巴州区更组建流动服务队,为5600多名困难群众提供上门认证、医保代缴等“跑腿”服务。
在平昌县白衣镇长岭村,蜿蜒的山路旁,新安装的波形护栏成了一道生命防线。“以前这段路没护栏,骑车总是捏把汗。现在心里踏实多了!”村民张永林感慨道。这个变化,源于县纪委监委将群众反映的出行安全问题纳入民生督办清单。不到一个月,护栏装上了,广角镜、警示牌也配套到位。以此为契机,平昌县开展农村公路安全“地毯式”排查。如今,318公里新护栏依山蜿蜒,惠及8万多名群众,为乡村振兴铺就平安路。
据了解,截至目前,巴中“幸福大篷车”已开行1129场,现场返还财物1198万余元,解决问题7819个。(曾洲、实习生张雨欣参与采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