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成都高新区搭建AI垂直领域落地应用交流平台 激活产才融合新动能

2025年10月24日12:41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成都10月24日电 (赵祖乐)10月23日,由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主办,成都高新菁蓉汇智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成都高新人才发展促进会承办的成都高新区“金熊猫”人才沙龙系列活动:AI垂直领域落地应用交流会在菁蓉汇举行。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在重点产业中的场景化落地,通过政策介绍、人才代表分享、人才项目路演等形式,搭建起“人才+技术+场景+资本”的交流对接平台,吸引了来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70余名人才代表及投资机构代表参与,共谋产才融合新路径。

活动现场,成都高新人才发展促进会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进行介绍。该政策推出支持企业优惠使用算力、支持大模型研发、支持数据服务能力提升、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等14条举措,包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标杆应用场景或试点验证场景等25个支持方向。

在“人才Talk”环节,多位行业人才代表结合前沿实践,分享了AI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见解。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秘书长李娅娜以“AI深度赋能制造业,人才结构转型与技能供需新生态”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她提到,AI与制造业的融合,核心在于人才结构的转型迭代。只有构建新型技能培训体系和人才供需对接机制,破解“人岗匹配”难题,才能为产业升级夯实人才根基,让人才成为AI赋能制造业的“核心引擎”。

成都智算中心首席信息官、智慧城市运营总监/技术部负责人廖显在“数据基石——构建可信数据空间与普惠算力赋能”分享中提到,可信数据空间与普惠算力是AI安全落地和广泛应用的“双引擎”,而这“双引擎”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技术支撑。他特别提到,“算力券”等政策工具不仅降低了企业AI应用门槛,更间接为人才创造了更多实践机会,吸引更多算力领域人才投身产业,为构建健康、可持续的AI产业生态提供关键的“人才支撑”。

成都云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赵建哲聚焦医药合规领域,分享GMP数据管理系统在提升审核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的实战经验。他表示,“AI+合规”在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需要既懂AI技术又熟悉医药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正是团队中这类人才的精准发力,才让技术落地有了“可靠保障”,为行业提供可复用的落地范式。

为破解AI人才项目在融资与资源对接中的瓶颈,推动人才成果向产业价值转化,在本场活动的人才项目路演中,3家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展示了创新项目。

四川久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示的一站式全链自主数字工厂解决方案,依托产学研协同优势,集聚了一批制造业与数字技术交叉领域人才,正是这些人才的技术攻关,才助力方案实现制造业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展现出人才驱动产业创新的强劲实力。“这次活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还帮助我们找到了潜在的投资伙伴。通过路演环节,我们能够直接展示自己的项目,并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反馈。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四川久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庆说。

成都迪立科技有限公司凭借L4级低速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应用,在公开道路测试超万公里。这一成果背后,是企业核心技术人才团队的持续深耕,他们的专业能力让技术在多场景下的商业化潜力得以释放,也吸引了更多无人驾驶领域人才加入,形成“人才集聚—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紫金诚征信有限公司以AI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为商业银行提供全场景数智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猎鹰智能决策引擎,彰显出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适配性与创新力。而这一引擎的成功研发,离不开企业对金融科技人才的大力引进与培养,人才的智慧为金融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活力。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通过政策解读和技术分享,我更清晰地了解了政府的支持方向,也看到了许多同行的优秀案例。特别是‘人才Talk’环节,分享的内容非常实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四川主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鸿才说。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和“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目前,成都高新区聚集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超300家,包括4家省级链主企业、6家市级链主企业和13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111个算法通过深度合成算法备案,7款大模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数量居西部高新区首位,涌现出考拉悠然、鼎桥通信、阿加犀、具身科技、越凡创新等一大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

未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以“金熊猫”人才沙龙系列活动为抓手,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责编: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