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达州通川:一盏 “民生灯” 照亮群众回家路

人民网记者 朱虹
2025年10月24日12:37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安装后的路灯。通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安装后的路灯。通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摸黑走巷总提心吊胆,现在路灯亮了,心里踏实多了!”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东城街道北翎社区居民张女士指着新装的路灯感慨道。这一变化,源于达州市通川区紧扣市委深改委微改革“雪中送炭”导向,在全市率先谋划实施的“新设一盏灯,照亮回家路”微改革项目。该项目聚焦老旧居民楼、城中村、城边村及“三不管”院落等照明盲区,切实解决夜间出行照明难题,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为摸清照明死角底数,达州市通川区建立“基础摸排+部门核验”双轨机制。基础摸排阶段,发动社区网格员、小区楼院长对辖区老旧居民楼、城中村、城边村及“三不管”院落开展拉网式排查,详细记录“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位置、所需灯具数量及环境特征,累计收集线索150余条;同时通过书记信箱、12345热线、凤凰山下论坛等线上渠道收集群众诉求10余条。部门核验环节,通川区委改革办联合街道、社区开展夜间实地核查,对照台账确认盲区范围、路灯损坏程度,并倾听居民需求,最终确定安装点位。

“我们家门口这条路之前没路灯,晚上出门都得打手机电筒,年轻人还好,我们这些腿脚不利索的老人更是小心翼翼。”家住在凤凰社区黄马湾路的陈大爷指着墙角说,“你们要是能在这儿装盏灯,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麻烦!”

项目推进中,通川区联合达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路灯所、国网达州供电公司、达州电力集团组建专项工作组,多次赴点位现场踏勘。工作组结合区域空间特点、人流量及用电条件,按“一事一议一策”确定灯具型号与安装方案、安装高度及电源接入方案。家住东滨社区侯家大院的李女士得知家门口要装路灯,特意跑到社区打听进度:“我家孩子晚自习放学得晚上九点多,以前那条巷子黑黢黢的,我每天都要站在巷口等。听说这次要装路灯,以后孩子自己回来我也放心了!”

前期摸排情况。通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前期摸排情况。通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保障路灯稳定运行,项目将新设路灯因地制宜移交管护单位,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真正实现“设一盏亮一盏”。截至目前,第一批黄马湾路240号、原县车队家属院旁、侯家大院旁等9个点位26盏路灯和第二批泰和巷、胡家坝东巷94号、凤鸣街巷道等21个点位68盏路灯已全部投用,夜晚亮起的灯光不仅照亮道路,更温暖了民心,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如今,行走在达州通川的各个角落,曾经昏暗的地方变得明亮,居民夜间出行多了份安心。“新设一盏灯 照亮回家路”微改革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群众的夜间出行环境,降低了夜间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一步,达州市通川区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更多微改革微创新项目,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群众。

(责编: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