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为3万余只候鸟迁徙让路

成达万高铁7条高压线后退6公里

2025年10月21日08:01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成达万高铁7条高压线后退6公里

10月20日凌晨1时39分,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成达万高铁(南充段)重要电力迁改工程收官项目——500千伏南充—长坪山变电站间线路(简称南长二线)成功送电。与原设计线路相比,包括南长二线在内的7条超高压或高压线路后退了6公里。

后退缘由,要从一条“鸟道”说起。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位于江陵镇的凤仪湾生态湿地会迎来黑脸琵鹭、黑鹳等近60种、3万余只候鸟,候鸟种类几乎涵盖四川盆地北部绝大部分水鸟种群。原设计线路,刚好经过这条嘉陵江流域候鸟迁徙的必经“鸟道”。“仔细比对工程图纸与实地环境后,我们认为迁徙候鸟可能因接近或撞击高压线路而伤亡。”中铁设计集团公司成达万铁路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南充项目部经理李沛介绍。

据监测数据,该区域候鸟的迁徙习惯高度集中在40—45米之间。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院长周材权教授认为,这一高度与高压、超高压导线的辐射范围重叠,辐射磁场可能导致候鸟迁徙途中发生方向紊乱。

更改设计线路,意味着成本增加和工期延后。但没有任何犹豫,从地方政府到项目企业迅速形成共识:高铁建设“让路”,确保候鸟安全“回家”。

南充市发展改革委(市铁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邀请专家学者和施工单位多次实地勘测计算并经过一年多论证后,方案最终敲定:涉及的7条高压和超高压迁改线路“拐弯”,与湿地保持700米以上距离,累计平移6公里;在满足高铁安全运行需要前提下,尽量降低新建铁塔和高压线高度,从根本上减少鸟类撞线风险和辐射磁场影响。

10月1日,改迁工程启动;17日,新的电线、铁塔架设完毕,并装上航空灯、航空球等警示设施;20日,成功送电投用。20日上午,李沛又特意去了一趟凤仪湾生态湿地,惊喜地拍到在水中嬉戏的斑嘴鸭群。南充市林业局相关监测显示,近日斑嘴鸭、崖沙燕等部分候鸟已出现在凤仪湾生态湿地。

成达万高铁是成都市经达州市至重庆市万州区的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线路全长486.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正在实施迁改的500千伏南长二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凌 徐浩煊)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