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万游客打卡!四川乐至“红”“古”“潮”三重奏奏响国庆中秋文旅新乐章

![]() |
活动现场。乐至县委宣传部供图 |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资阳市乐至县以“红色文化为核、田园生态为韵、市井烟火为味”的文旅布局,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6万人次,同比增长4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46%,且无一起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诉,彰显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
业态焕新 古今交响织就体验新图景
“青砖灰瓦藏古韵,光影流转映今朝,这趟乐至之旅既有文化厚重感,又不失时尚活力。”来自成都的汉服爱好者王倩女士撑着油纸伞,在真红巷文旅街区的红灯笼下定格美景。这个刚“上新”的红色主题街区,以陈毅元帅生平轨迹为脉络,融合川中民俗与石库门风格,成为当地最火的打卡地。
这个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陈毅故里景区、真红巷、帅府粮仓联动推出20余项特色活动,构建起“日游夜娱”全时段消费场景。白日里,真红巷的民俗巡游热闹非凡,舞龙舞狮、踩高跷的队伍穿梭街巷,状元婚礼巡游中古装NPC与游客互动打趣;帅府粮仓的万亩田园间,稻草迷宫里藏着亲子寻宝的惊喜,萌宠区的羊驼、小香猪引得孩童驻足投喂,农技人员的现场科普更让游玩多了知识增量。夜幕降临,帅府粮仓的烟火秀在夜空绽放,水幕电影与灯光交织成梦幻图景,潮流音乐汇的旋律伴着“秧咖啡”的香气弥漫,单日吸引夜游游客超1.2万人次。
此外,非遗传承与潮流体验也在此碰撞出别样火花。在川剧展演现场,变脸吐火绝技引得观众层层围观;在非遗体验区里,面塑、剪纸传承人手把手教学,游客带着亲手制作的作品满载而归。
同时,秋千王国全新推出的“水族秘境+童年俱乐部”场景,以复古游戏与打卡有礼活动吸引家庭游客,套票核销率达85%,客流量同比提升52%。
服务提质 温情守护筑牢安心旅程
“刚下高速就收到欢迎短信,跟着志愿者的指引轻松找到停车场,太贴心了!”来自重庆的杨先生带着抗美援朝老兵爷爷到访陈毅故里,谈及服务时连连称赞。
为应对客流高峰,乐至县新招募200余名志愿者,在各景区、交通枢纽设立服务岗,提供咨询引导、应急救助等服务,累计服务游客超15万人次。
在硬件保障方面,全县新增临时停车场8处,提供车位1800余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题;3个医疗救护点配备AED设备与急救药品,处置轻微擦伤等突发情况23起。同时,在县域内各酒店、各景点等显眼处摆放“全域游玩攻略”,游客知晓度提升至92%。
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乐至县还成立了由文旅、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巡查队,进行全天候、持续性的巡查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400余人次,督导检查企业2279家次。
“我们重点核查餐饮单位食材新鲜度与明码标价情况,确保游客吃得放心。”据乐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假日期间餐饮投诉同比下降60%。同时,畅通的投诉渠道能让诉求快速落地,平均处理时长不超过30分钟。
融合赋能 全域营销激活发展新动能
“6400余万次全网曝光,这组数据背后是乐至文旅IP的强势崛起。”乐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节前,乐至构建起了新媒体矩阵,紧扣“川超”热点策划《日享“川超”盛宴,夜游帅府粮仓》等短视频60余条,网络达人发布推广内容600余条次,阅读播放量超200万次。线下则通过公交传单、酒店广告等方式形成立体宣传网,联动文旅中国、四川观察等媒体报道30余篇,全方位展示帅乡魅力。
农文旅融合的深度布局带来消费升级。“共富集市”里,桑叶茶、坛子肉、藕粉、麻饼等特产带着泥土清香,深受青睐;庙山别院、宴语餐厅推出的特色套餐供不应求,日均翻台率达4.5次;真红巷里“乐至有礼”文创店中,蜀绣、真红麻饼等纪念品成为游客首选。
陈毅故里景区作为核心引擎持续发力,假日期间共接待游客21万人次、同比增长48%。“我们每日推出红色电影展播、灯谜打卡等主题活动,让红色文化可感可及。”陈毅故里景区工作人员王姝雅介绍,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陈列馆重温峥嵘岁月,红色教育与旅游体验实现完美融合。
从真红巷的“市井烟火”到帅府粮仓的“田园诗意”,乐至正以“文旅+农业+红色”的融合路径,书写着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