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攀枝花盐边:乡村文旅焕发活力

2025年10月10日11:27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二滩湖碧波荡漾,两岸青山倒映其中,绘就“笮山若水”的生态底色;古镇古村依山而立,田园阡陌交错纵横,洋溢着古朴宁静的乡愁韵味;而舌尖上的麻辣鲜香,乡野间的多彩民俗,则散发着“滋味盐边”的人间烟火气。

地处西南边缘、雅砻江下游的攀枝花市盐边县, 集自然之美、风物之丰、人文之秀于一身,近年来,盐边县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通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旅游场景、做好做优美食品牌,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更带动了乡村经济蓬勃发展,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山水田园 乡韵引客

秋雨蒙蒙,青山如黛,田园静谧。盐边县红格镇联合村,古村落仿佛散落于青山怀抱之中,青瓦红墙在秋雨的润泽下更显古朴。待收的时令蔬菜、绽放的大丽花、枝头上泛黄的柿子,让游客流连其中,尽情感受田园乡愁。

“梨花开、桃李熟、蔬菜收、柿子黄,联合村一年四季都能给游客不同的体验。”联合村党总支书记程元金介绍,除了大自然的馈赠,“蝶脚舞”“以蔬换书”“古村民宿”等民俗、非遗、旅居体验活动,也成为吸引游客来到联合村的理由。

2023年,四川知名民宿品牌“锦府驿”落地联合村,与盐边县联合打造了“锦府驿·观山”一站式乡村旅游体验项目,近一年以来,游客纷纷慕名而至。今年国庆长假,民宿房间更是一售而空,不乏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外地游客。

在联合村,还兴起一批村民自主经营的古村民宿。返乡创业的“晓峰多肉民宿”负责人周均莉介绍,随着家乡发展日新月异,古村知名度越来越高,内外交通设施提能升级,很看好在家乡投资兴业的前景。

联合村的乡村文旅发展,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丰富体验,也为当地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古村民宿的兴起,既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也先后吸引了30多位“新村民”入村。同时,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村里的农产品也有了更大的销售市场,果蔬、文创产品等备受游客青睐。

产业为基 乡旅富民

从雅砻江二滩库区到盐边北部三源河流域,芒果、枇杷、桑椹、国胜茶、惠民贡米,盐边农业产业多点开花,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丰富多样的农产品资源,各地深入推动农业与文旅融合,各乡镇开发出一系列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游客不仅能品尝到新鲜美味的水果,还能亲自参与采摘活动,体验田园生活乐趣。

8月底,一年一度的惠民稻田音乐会在惠民镇兴隆村惠民贡米种植基地举行。万亩高标准农田、大地秋收的壮丽景象与悠扬的音乐融合,吸引了数千名游客。抓住游客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当地推出“水稻收割”“稻田摸鱼”“农产品展销”等系列体验活动,“百米农家长桌宴”更是一桌难求。

平凡无奇的农耕生产生活为何会成为乡村文旅的新产品?这背后是乡村文旅发展思路的转变。

惠民镇镇长吴国兵表示,过去大家只关注农产品产量和销售,忽略了文旅价值和体验价值。如今,通过将农耕活动转化为旅游体验项目,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魅力,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种转变,既保留了乡村原始风貌,又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

在盐边,以惠民贡米、国胜茶、桑椹、枇杷等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的乡村文旅场景不断涌现,这些丰富的农文旅活动,进一步刺激了农特产品消费,提升了盐边乡村文旅的吸引力、影响力。

文化赋能 乡味出圈

笮山若水,滋味盐边。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民族文化碰撞,传承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盐边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46项,其中,以“乡味”为代表的不胜枚举。

在盐边乃至整个攀枝花,热气腾腾的“盐边羊肉米线”独具魅力,是当地叫好又叫座的“风味名片”。从乡村进县城、进市区、赴成都,再到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近年来,盐边羊肉米线已成为盐边对外传播的一张亮丽“名片”。

细数“滋味盐边”特色美食名录,盐边羊肉米线、盐边油底肉、盐边泡菜鱼、盐边烧烤等,共同构成了“滋味盐边”独特的美食画卷。这些美食不仅承载着盐边土人情,也成为游客了解盐边、喜爱盐边的重要因素。

盐边县文化广播和电视旅游局负责人介绍,盐边县深挖文化富矿,以美食为媒,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通过举办主题美食节、乡村文旅体验等活动,让盐边味道成为乡村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盐边还充分利用各乡镇特色资源,差异化打造了“盐边一桌菜”“十二风味餐”以及攀果宴、桑椹宴、松露宴等主题宴。这些以“乡味”主题美食盛宴,吸引游客通过舌尖尽享盐边美食,通过脚步领略盐边山水的秀美风光。

如今,一道道滋味盐边“乡味”美食,犹如一扇扇窗口,它们带着盐边的山水灵气,带着古老的风味传承,正把盐边这座小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徐杨)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