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消费券”实施一个月 成都发放数量位居试点城市第一

●成都已注册“民政通”15783人,领取消费券8944张、使用6416张,核销金额250余万元,发放数量、领取数量、核销金额均居试点城市第一
●已审核通过养老机构补贴资格认定297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补贴资格186家、第三方评估机构补贴资格103家
5类养老服务电子券
老年人能力评估券
面额100元 仅用于抵扣经评估为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所产生的评估费用
长期入住养老机构消费券
面额800元 每次使用抵扣比例40%
短期入住养老机构消费券
面额800元 每次使用抵扣比例40%
日间托养消费券
面额800元 每次使用抵扣比例40%
居家上门养老服务消费券
面额500元 每次使用抵扣比例40%
每位老年人在同一月内仅可领取一张消费券,当月获得、当月使用,直至额度全部用完,次月自动失效
今年7月底,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在四川省成都市等7地先行开展项目试点。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也是消费券模式首次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政策实施一个月后,老人们对养老服务补贴消费券(下称“养老消费券”)评价如何?是否获得实实在在的福利?又对银发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9月4日,记者前往老人家中和养老机构实地了解真实情况。
养老消费券消费什么?
分五类,面额从100元到800元不等
养老消费券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使用?
据成都市民政局介绍,养老消费券是面向中度、重度、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实施的普惠性措施,通过财政资金对这部分老年人购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给予相应补贴,给老年人带来实惠。
本次补贴不区分户籍,只要老人年满60岁且评估等级为中度以上失能,就可通过“民政通”小程序、App申请,申请后将以电子消费券形式按自然月向老人发放,每位老年人在同一月内仅可领取一张消费券,当月获得、当月使用,直至该张消费券额度全部用完,次月自动失效。
养老消费券共分为五种:一种为老年人能力评估券(能力等级评估申请)面额100元,仅用于抵扣经评估为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所产生的评估费用;另外四种为面额800元的长期入住养老机构、短期入住养老机构和日间托养消费券,以及面额500元的居家上门养老服务消费券,这四种消费券每次使用抵扣比例均为40%。
比如,一位失能老年人购买某项居家上门服务,其价格是100元,如果使用养老消费券,按照40%抵扣比例,老人只需要自付60元,就可以享受到原需100元的服务,有效减轻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经济负担。
线上领取老年人不会咋办?
社区和养老机构都可提供线下协助申请
“7年前,老伴因为脑溢血动了手术,右侧肢体就形成了瘫痪,从此之后下床都费劲。”今年80岁的熊大爷和妻子张阿姨两人居住在郫都区,妻子瘫痪之后需要定期进行康复治疗,但每次送妻子去医院都会让熊大爷感到力不从心,但养老消费券的出现,为熊大爷减轻了肩头的担子。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熊大爷家,成都虹满天康养有限公司的护理员正一边为张阿姨进行康复训练,一边为老人讲解日常护理注意事项。该公司院长陈思介绍,目前每周都会上门为张阿姨进行康复训练,每次服务通过养老消费券抵扣后只需要100多元。
由于本次养老消费券是通过线上形式发放,需要在线上进行注册、评估认证、领取使用,这对于年过八旬的熊大爷而言,无疑是一大难题。“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领,但我打电话咨询消费券的第二天就有机构的工作人员上门来帮我操作了。”熊大爷点赞道。
熊大爷所面临的难题并非个例,普遍难题如何破解?《通知》中已有明确规定——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的代办人包括老年人配偶、子女、其他亲属,以及村、社区工作人员,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等。县级民政部门应当通过多种方式为不便通过线上方式申请的老年人提供线下协助申请服务。
但如何保障服务流程的妥当安全?各地已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解法。郫都区民政局老龄工作科科长徐佳佳介绍,目前,郫都区已成立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专班,在弄懂文件、摸清系统的基础上,组织各镇街民生办、评估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开展专项政策解读和操作培训,并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流程进行了规范:每一次上门服务,在到达老人家、服务过程、服务完成后,全程进行定位和拍照打卡上传,确保真实有效。
养老市场反响如何?
老人消费意愿提升,养老机构得到更多机遇
养老消费券的推出,其背后的意义,不仅是要帮助老年人实实在在地减轻养老经济负担,更是要帮助养老机构吸引更多目标客群,进一步带动养老服务领域社会资源投入,助力养老服务行业和市场加快发展。
时间过去一月有余,成都养老市场是否因为消费券的发放迎来更多机遇?走进驷马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股温馨的原木风扑面而来,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活动让人眼前一亮。
据运营方蜀印银龄有限公司总经理印林析介绍,目前,已有13位老人选择在这里安享晚年。她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中度失能老人每月4000余元的照护费用为例,长期入住机构消费券每月可抵扣800元,曾经因价格因素犹豫是否入住的老年人,或许会成为机构的准客户。
消费券的推出,为印林析带来了更多的潜在客户。她告诉记者:“过去一个月,确实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前来咨询或者入住我们的养老机构,随着咨询和入住的人数上涨,近期的营收也有明显提升,总的来说,养老消费券确实既方便了广大老年人,也助力了银发经济发展。”
有相同感受的还有陈思,她直言,长期以来,许多养老机构都面临过入住率不足、服务量不够的痛点。“消费券推出后,除了我们主动上门为老人开展宣传,也有许多老人看到政策后主动打来电话咨询。目前,整个机构的服务量正在稳步增长,仅8月份的居家养老板块我们就新增了10余位老人。”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此前表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是扩大消费尤其是扩大服务消费的一种手段。老年群体占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失能半失能人员也在增加,通过给予这部分人群消费补贴,一方面能够解决民生问题,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他们养老服务上的消费,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据市民政局统计,截至9月2日中午12时,成都市已注册“民政通”15783人,养老机构补贴资格认定已审核通过297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补贴资格认定已审核通过186家,第三方评估机构补贴资格认定已审核通过103家;全市共领取养老消费券8944张,使用6416张,共计核销金额250余万元。成都养老服务消费券发放数量、领取数量、核销金额均居试点城市第一。
“政府通过发放消费补贴,有助于直接提高目标老年人群(中度以上失能)的支付能力,进一步激发老年人的消费意愿,从而有效激活并做大养老服务市场总盘子。”成都市养老服务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朱文英认为,这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政府购买服务或家庭自付的模式,引入了“政府补一点、家庭出一点”的消费券模式,能更精准地刺激有效需求。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升涛)
来源:成都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