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养老、园区里托育,“一老一小”服务除了便捷还需重视啥?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9月5日一早,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付丹开车把3岁的儿子翰翰送到天骄托育园,然后来到公司打卡上班,“托育园距离公司不到一公里,上班送来下班接走,非常方便。”
同一天,在成都市金牛区,72岁的许新建5分钟就走到了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经常来这里练习书法,以笔会友,就在家门口。”
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人在练习书法。
连日来,“活力中国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相继走进成都、泸州采访,发现两地推出诸多精细供给服务,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用心用情用力为“一老一小”撑起朝夕美好,让养老育幼触手可及。
打破养老院“围墙”
服务中心嵌入街道社区,提供精准多元养老服务
3年多前,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还是一座仅接收全托老人的传统养老院。如今,经过升级改造,已成为集老人照料、社区食堂、托管托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养老空间,与社区生活有声有色地融为一体。
打破传统养老院的“围墙”,成都市金牛区将这里打造成辐射营门口街道全辖区的养老服务“枢纽”。
在服务中心门口的电子屏上,清晰展示着辖区2.5万余名60岁以上老人的信息,并对400余名特殊困难老人的需求进行重点标注,精准服务一目了然。长寿食坊、银龄医馆、养老用品体验区等5大功能区划分明确,观影、理发、阅读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从用餐供给到休闲娱乐,全方位覆盖老人生活需求。
93岁的张玉芹在服务中心住了两年了,几乎每天下午,她都会和同寝室的老友一起打麻将,有时也会到理疗室做理疗,还喜欢在茶水吧喝茶。
“这里是老人的会客厅,也是社区居民的共享空间。”服务中心负责人高敏说,目前,服务中心有33张全托床位,已全部满员,日托老人有近10位,还有不少临时托管老人。此外,每天还有大量社区老人前来休闲娱乐,享受用餐、就医等服务。服务中心面向兜底托养老人每月收费1200元到3000元不等,自理老人吃住护理全包每月收费3500元。
服务中心的普惠价格受到居民点赞。在食堂公示栏上,清晰标注了餐价:午餐15元,晚餐10元。除了堂食,服务中心还为附近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采访组了解到,近年来,成都市累计投入超过3.15亿元,已建成以服务中心为代表的130余个街道级嵌入式养老综合体。“我们还把周边商户、医院、学校都‘拉进来’,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精准化、多元化养老服务。”金牛区民政局养老科副科长王梦婷说。
园区里建起托育园
解决职工子女“照料难”、企业“留人难”等问题
“现在黏我得很,中午要我抱着才睡得着。”9月5日上午,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里,1岁多的源源从滑梯滑下来,举着小手跑向托育师沈彦宏。
源源是托育园里年龄最小的小朋友,去年9月入园时才五个多月,他的妈妈王学铃就在托育园隔壁一家物流公司上班,有时候王学铃加班来晚了,沈彦宏就带着源源玩耍,亲手将源源交给妈妈后,自己再下班回家。
“只管早晚送和接,上班时间大人完全不用操心带孩子的问题。”王学铃说,有了托育园,“带孩子上班、陪娃娃回家”已成为园区里不少职工家长的习惯。
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里,孩子们在吃饭。
从开园就在这里工作的韩凤平,不仅是托育师,还是孩子家长。“我们家住得远,每天往返很麻烦,但孩子又需要照顾。”韩凤平说,园区安排有宿舍,她把儿子也带进了托育园,解决了回家远、带娃难的双重问题。
“我们有3个班,60名娃娃,年龄从1岁到3岁不等,家长都是园区里的职工。”天骄托育园园长靳欢介绍,根据园区绝大多数职工上下班时段,托育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多种服务。“我们按照不同年龄段分班,并制定不同的托育课程和菜谱。”靳欢说,针对园区面积大、企业分布广的问题,在上下学期间会提供摆渡车服务,满足园区职工个性化需求。
托育服务是解决生育后顾之忧的关键环节。天骄托育园于2023年2月开园,是泸州首家“园区模式”托育园,也是该市首批普惠托育示范项目。在这里,入园娃娃每月只需缴纳200元托育费和450元生活费。
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黄彬介绍,托育园采取园区管委会提供闲置用房、园区企业集资开办、引进专业机构、接受属地监管的园区普惠办托模式,主要为园区职工子女及周边社区近2万人提供托育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职工子女“照料难”、企业人才“留人难”等问题。
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熊维平告诉采访组成员,截至今年8月底,泸州市共有普惠托育机构352家,占托育机构总数的96.70%;每千人口托位4.6个,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
川观新闻记者 陈昊 杜杰 摄影 赵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